破开谣言,我只想好好喝一杯酒下

葡萄酒十大误区下

上一回介绍了几个常见的误区,大家的反响很热烈,鼓励我今天再接着介绍几个例子。

No.6单一品种的葡萄酒比多品种混酿要好

曾经有听过这个观点“单一品种的葡萄酒比多品种混酿葡萄酒要好,因为只有品质好的葡萄才敢做单酿。”乍一听这句话有些道理,但是实则经不起推敲。大多是混酿葡萄酒出名的产区都是在旧世界,这即是该产区从古至今流传下的传统,也是其在葡萄酒世界立足的根本。比如在波尔多,混酿是种传统的酿造技巧,连大名鼎鼎的Petrus也会在其称得上世界最好的Melrot里添加一些CabernetFranc。

再则除开产区传统的因素,以单品种酿造而闻名的葡萄酒大多是来自于新世界,其一是有行销策略的原因,再者也有当今社会酿酒技术发展的因素,可以将因成熟度不够或其他因素产生的缺陷以技术方式去弥补,而不需要像波尔多那样以多品种调配的方式去解决。

有趣的是在新世界各个国家的顶级酒款大部分也是以多品种混酿的方式酿造,这样做更多是为了提升酒款的复杂度,提高酒款的品质。

No.7把葡萄酒简称为红酒

这点真的是很初级却又很常见的误区,记得有一次在一场书店的葡萄酒分享课,书店好心的做了一个课程引导立牌,可是上面大大的写了一句“红酒分享课”,看到这个真的是有些刺眼却又不好直说。其实现在大部分人都知道葡萄酒有许多不同种类并非只有红葡萄酒,只是长期养成的习惯没有改正,虽然只是小毛病但在有的情况下,比如介绍“马尔堡长相思”时要是说成长相思红葡萄酒,那真的是会闹笑话了。

No.8把起泡酒统称为香槟

这也是一种认知上的错误,香槟只是众多类型的起泡酒中的一种。香槟因为其复杂的制作工艺和出众的口感,被各个时代的名人追捧喜爱,留下了许多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而闻名于世,而国人最先接触的起泡酒也是香槟,久而久之就认为起泡酒都叫做香槟了。这本身不是什么大问题,可是如果有人以普通起泡酒冒充香槟,那就很严重了。香槟因为前文提到的优点让其拥有比其他类型起泡酒更高的品牌价值及售价,这就不免招来一些有心人士偷梁换柱,给普通起泡酒起一个带香槟两字的名字就能多卖几倍价格,所以提醒大家,购买起泡酒的时候要格外留心。

No.9将葡萄酒放置在室内陈列

常见于早些年的家庭装修或者葡萄酒销售场所,在客厅墙壁上专门制作摆放葡萄酒展示的展架,更有甚者会用射灯打光,更显格调。殊不知这样对酒有不小的伤害,长期照射在灯光下会加速葡萄酒的老化,本来就不新的酒再照几个月就更不好喝了。再者北方地区冬天家里会有暖气或者空调,如果温度太高也会加速葡萄酒老化,而空调的一开一关,温度每天剧烈波动,更是葡萄酒的强敌,让爱酒每天处于这种水深火热的情况实在是不明智,如果真的要在室内存酒,购买一个专业酒柜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No.10盲目崇拜葡萄酒评分

随着中国葡萄酒市场与世界接轨,更多的葡萄酒知识与资讯的普及,许多酒类杂志和酒评人也被大众知晓,知道了原来葡萄酒也是可以打分的,接着越来越多的葡萄酒大赛出现,越来越多的葡萄酒瓶子上挂着各家的奖标、分数,似乎这些就可以证明这瓶酒物超所值。

诚然比赛评分本身没有错,对于促进酒庄酿造更优质的酒款有积极作用。但实际上许多普通消费者并不清楚这个分数的含义以及其比赛的真实含金量。先不论比赛规模大小,葡萄酒比赛赛制是相似的,酒在送选的时候已经被分为几个档次,会以卖价区别,比如:元—元、元—元、元以上等。在这些等级中评分都是百分制。就是说在元和元价位都会出现91分的酒。

那问题来了,能说元91分的酒和元91分的酒是同一品质的吗?

就是这样简单的问题,倒是有一些酒商不说明白,只强调是某知名杂志或者酒评人给了一个90分,然后说拉菲他给了一个93分。

一个0元93分,一个元90分,这两个毫无关联的评分就被他们强行扯到了一起,这种将消费者当笨蛋的宣传手段真的是让人无比恶心!

两篇普及葡萄酒知识误区的文章,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少被忽悠。

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少喝酒,喝好酒。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ns.com/wahl/1633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