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的中医特色疗法,属中医“治未病”范畴,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在炎热的三伏季节进行综合调治,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达到预防疾病在冬季发作的作用。三伏天气候炎热,人体阳气最盛、气血运行最旺,此时人体腠理开泄,经络气血流通,气血运行趋于体表,通过中医综合方法温阳祛寒、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运行,借天之阳气相助全面调整脏腑功能,提升正气,最大限度的驱散邪气,从而达到防病的目的。
一、中医科“冬病夏治”综合调治
中医科开展冬病夏治“三伏贴”特色疗法八年余,累积治疗患者余人次,收到了显著的效果,该疗法具有简单、方便、安全、有效的优点。对于不适宜“三伏贴”又想进行“冬病夏治”的患者,中医科引入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优化的“冬病夏治”方案,根据病人的病情和体质特点,因时因人因病因体质进行综合辨证,推出中药内服“三伏补”、艾灸“三伏灸”、拔罐疗法“三伏罐”、刮痧疗法、针刺治疗“三伏针”、穴位注射、以及中药饮食调理等。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国家重点专科医联体单位,针对恶性肿瘤患者,中医院防治肿瘤的中药贴敷方案,根据肿瘤患者手术前、手术后、放化疗前、放化疗中、放化疗后及肿瘤晚期患者,拟定针对性强、个体化强的“冬病夏治”综合调治方案。
二、年“冬病夏治”时间
伏前加强:.7.6~.7.16(集中调治时间:7月6日、7日)
初伏:.7.17~.7.26(集中调治时间:7月17日、18日)
中伏:.7.27~.8.5(集中调治时间:7月27日、28日)
中伏加强:.8.6~.8.15(集中调治时间:8月6日、7日)
末伏:.8.16~.8.25(集中调治时间:8月16日、17日)
三、“冬病夏治”综合调治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咽喉炎、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过敏性鼻炎,以及体虚易感冒者。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肠疾病、虚寒型胃痛、慢性腹泻、慢性结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功能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等。
3.妇产科疾病:虚寒性痛经、产后头痛、体虚腰痛、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子宫脱垂、不孕症、带下病等。
4.各类恶性肿瘤中医辨证为虚寒证的患者。
5.疼痛性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颈肩腰腿痛。
6.男科疾病:阳痿、早泄、不育、前列腺增生症、中老年人小便滴沥不畅等。
7.小儿疾病:小儿反复感冒、咳嗽、哮喘、纳差、厌食、多汗、遗尿、慢性腹泻等气虚、阳虚证。
8.阳虚体质(畏寒怕冷)、气虚体质(气短懒言、体倦乏力)、免疫功能低下、以及亚健康疾病。
四、地址及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