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在临床上指的是一种人体肺部未端以及支气管尾端的气道弹性减退或过度膨胀引起的气管壁破坏的病理状态,常伴有肺部充气和肺部体积增大的现象。按照肺气肿的发病原因来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老年性、代谢紊乱、间歇性、堵塞性等类型肺气肿。
肺气肿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哪些?
1.肺气肿发病早期是没有症状的,或者早期仅仅在运动时感觉气短,随着肺气肿病情的不断恶化,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也会逐步增强,以至于有些患者在稍微进行一些强度不大的活动时也会觉得气短。
2.患有肺气肿时,患者常常觉得没有力气,体重也会不自然地下降,有一日三餐都不想吃饭,但仍然会觉得腹部上端有腹胀的感觉,并且偶尔会有咳嗽或者咳痰的症状出现。
3.典型的肺气肿病人,表现为胸廓前端和后端的直径增大,呈现桶状胸,呼吸的强度明显减弱,说话的声音也微弱。
肺气肿的验方秘方参赭镇气汤,治阴阳两虚,喘逆迫促,有将脱之势;亦治肾虚不摄,冲气上干,致胃气不降作满闷。[通治方];金梦贤:四子克喘场,经多年考证,疗效对劲。麻黄10克杏仁10克石膏30克甘草8克苏子10克白芥子6克莱菔子10克干姜10克细辛10克五味子6克川贝10克米壳6克份量可凭据季候、春秋、体质而定。此方药味普通环境下不随便变更,如麻黄,只要在血压太高或心房纤颤或服后不克不及入眠者,能够酌情减量或易以香薷;另如干姜,非在阳气过衰、热炽伤津症状较着者,不宜沉动。细辛的用量较大,但临床实践中不单无副感化,并且结果杰出,罕用则疗效好,万勿以"细辛不外钱"耳食之言,而随便减量。
段英廉:保肺汤,治肺气肿之浮肿,古道热肠悸,短气没有得卧。党参20克杏仁10克黄芪20克半夏10克甘草10克白芍8克葶苈子8克干姜10克知母20克桂枝10克公英10克远志10克黄芩10克五味子10克大生地片35克公丁喷鼻l0克大枣18枚(劈碎)水煎服。--《吉林省名老中医经验选编》虞持:家传方,治远年喘急。桑木内蛀虫粪(炒)90克莱菔子(炒)45克杏仁(不来皮尖,炒)45克甘草(生)60克共为极细终,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年夜。每服50-70丸,浓姜汤收下。--[辨证方]1、寒证张仲景:小青龙汤,治咳逆倚息不得卧。麻黄9克(去节)芍药9克五味子9克干姜9克甘草9克(炙)细辛9克桂枝g克(去皮)半夏9克(洗)上8味,以水毫升,先煮麻黄,加l00毫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毫升,去滓,温服50毫升。--《金匮要略》卷中田从豁:哮喘、收气管炎是一种多病发,但持久以去贫乏有用的防治办法,欲与近期疗效尤其不容易。曾用揭敷疗法对数千例病人停止临床察看,正在古方根本上几易其药战穴位。研造成了"冬病夏治消喘膏",获得了不变的疗效,特别是远期疗效较好,有防备复收的根治感化。炙白芥子玄胡各2l克甘遂细辛各12克上药共研细末,为一人一年用量。每一年夏日三伏天利用。每次用三分之一药面,加生姜汁调成稀膏状(每次用鲜生姜60克,洗净浸泡后捣碎,挤出姜汁)别离摊在6块曲径5厘米的细纸或塑料布上,贴在背部肺俞、心俞、膈俞6个穴位上,然后用橡皮膏牢固,一样平常贴4~6小时。若是局部有炙烤感或痛苦悲伤,可以提早取下;如贴后部分有发痒、发热温馨感,可多贴几小时,待枯燥后再掀下。每隔10天贴1次,即初伏、二伏、三伏各1次,共贴3次。不管缓解期病人或有现症的病人都可使用,一般持续贴治3年。本法对身冷背寒,常常吐白稀痰等阳虚偏寒的效果较好;若怕热,你知道气管炎咳嗽{SA特优生}[第11集]。常常吐黄粘痰等热象明明者结果较差。若肺部传染有发烧,归并支气管扩大,经常咯血的病人,不宜贴治。一般好天午时前后贴治为佳,阴雨天贴治效果较差。贴药已取下前,不宜勾当太多,以避免药物挪动脱降。--《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咳喘专辑》2、热证姜秋华:余临床调查发明,有一方对热喘很是适合。百部9克开金锁15克全瓜萎15克马勃3克北天竺6克天浆壳3只五味子9克水煎服。另炒地龙粉9克,用糯米管拆服,每次3克,日服2次。
哮喘病是小孩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是呼气时很困难,并有咳嗽、咯痰等症状,检查肺部时可听到吹口哨似的声音。哮喘病患者发病一般是由感冒或外界其他刺激引起的。严重的哮喘病患者会出现胸闷,胸中紧迫如重石压迫,约10分钟后出现呼气困难。尤其是孩子常常憋的小脸通红,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而且这种病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是却不易治愈,而且会反复发作。如此威胁孩子健康的疾病能不能控制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有效控制哮喘”的话题,一起看看:
(一)发病因素:
(1)某些过敏体质的人吸入过敏原,如花粉、尖螨、真菌孢子等;进食鱼、虾、蚧、牛奶、蛋类;接触某些药物,如青霉素等药。
(2)呼吸道感染、寒冷空气、刺激性气体、精神紧张等可以引起哮喘发作。
(3)职业接触动植物或化学性粉尘如棉絮、谷类、蘑菇尘、动物皮毛、农药、塑料、油漆、化工原料等所致。
(4)药物引起哮喘发作,见于阿司匹林、细菌疫苗、抗毒血清、心得安等。
(5)运动后哮喘多见于儿童及青年,在剧烈运动停止后2~5分钟,发生持续数十分钟~1小时以上的哮喘。原因可能与吸入冷空气有关,或者是运动后体内二氧化碳呼出过多,氧气相对不足造成的。
(6)有的人哮喘发作与情绪有关,经条件反射突发突止。还有部分病人始终查不出引起哮喘的原因。
哮喘的验方秘方射干麻黄汤,治咳而上气。喉中火鸡声。[通治方]陈泽霖:先父陈耀堂以为哮喘发作时,呼长吸短,乃肾气缺乏,吸人之气不能归肾而至,治宜标本统筹。有一通用方:蜜炙麻黄9克光杏仁9克生生地各12克山萸肉6克五味子3克干姜3克旋覆花9克(包)死苦草3克寒,加附片9克、黑锡丹9克(包煎);热,加黄芩9克、地龙9克、桑白皮9克;阴虚,加沙参9克、麦冬9克;痰多,加白矾6克、半夏9克;痰不容易咳出,加白芥子6克、炙远志6克;动则喘甚,加补骨脂9克、核桃肉9克;干重,加川朴9克、半夏9克。姜春华:对正在发作的病员我自组一方,来自古今官方及日本、晨鲜双方,将个中治喘有用药合在一路,名截喘方,药物是:旋覆花9克鼠鞠草15克全瓜萎15克防风9克合悲皮15克老鹳草15克碧桃干15克五味子9克野荞麦根15克。气虚,加黄芪30克、党参15克;阴虚,加生熟地各15克;痰多,加半夏9克、贝母9克;干咳,加玄参9克、麦冬9克;热证,加竹沥30克、石膏30克;寒证,加附子9克、肉桂3克。[辨证方]1、寒证;张仲景:射干麻黄汤,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13枚(一法9克)麻黄12克生姜12克细辛紫菀款冬花各9克五味子6克大枣7枚半夏(大者,洗)8枚(一法25克)上9味,以水毫升,先煮麻黄两沸,往上沫,纳诸药,煮取毫降,分温3服。沈仲圭:我以为此病以冷哮为常睹,其症吸吸短促,喉间痰叫,痰清而密,胸膈谦闷,舌苔白滑,脉象浮松,治宜温肺散寒,豁痰利窍,费氏鹅梨汤主之。方用:杏仁、苏子、蒌仁各9克,当回6克,半夏9克,橘仁4.5克,茯苓9克,梨汁1杯(突入),钟乳石12克,麻黄6克,桑皮9克,水煎。--《名医特征履历英华》张璐:治热哮痰喘,用胡椒49粒,进活虾蟆背中,盐泥煅存性,卧时分3次醇酒服之。羸者凉分五七服,用之辄效。如有伏热者误用,喘顺倍剧,不成不辨
2、虚证王文鼎:但见脉上部浮数,下部两尺沉细,为上盛下虚,以下虚为主,治宜大补肺气,纳气归肾,予全实一气汤衍化方:人参30~60克(或潞党参60~90克),熟地30克,山萸肉12克,麦冬15克,五味子3克,怀牛膝10克,白芥子6克,生姜5片。临床曾用此方治愈或节制多例此型远年哮喘患者。如一例年仅20岁,病程17年的女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经此方治疗月余,竟获近期掌握之精良疗效。郭子光:参蛤散加味,治疗10多例固执性支气管哮喘病人,均取得良效。蛤蚧2对(去头足)人参15克山药60克苦杏仁24克上等沉香12克上等肉桂12克京半夏30克黄芪60克紫皮胡桃60克炒白果30克桑白皮30克甘草15克上药共研细面为一料药,密设备用。每次4~6克,每日3次,开水送下。舌质红,苔薄黄者,去肉桂,加女贞子30克、枸杞子30克。--《千家妙方》上册3、实证傅再希:余临证遇哮证,自拟一方,每获良效。药用:麻黄、小牙白(炙,去皮弦)、川朴、陈皮各6克,白芥子(炒,研)、姜半夏、茯苓各9克,细辛、甘草各3克,生姜3片,红枣3枚。如系热正引发,兼见心渴、里赤者,麻黄、细辛、牙皂、白芥子亦可利用(重量稳定),只须方中配以石膏24克、黄芩9克,切不行齐用寒凉药,那是余医治哮证的一面经验.-《名老中医医话》雪梨汁1杯生姜汁1/4杯蜂蜜半杯薄荷细末30克和匀,用器盛,重汤煮1时之久,肆意取食。龚廷贤:治吼积方。用鸡蛋1个,略敲碎益,膜不破,浸尿缸内三四昼夜,掏出煮熟,食之神效。
感冒咳嗽本是小事,可有的人感冒好了,却还是咳个不停,日咳夜咳天天咳,没完没了,再加上处于新冠疫情下,久咳不愈也让人变得心惊胆战,折磨身心。
事实上,感冒引起的咳嗽并非疑难杂症,感冒后之所以久咳不愈,究其原因还是没有找准"根源",倘若能够分辨类型对症下药,也就能远离咳嗽烦恼。
咳嗽(支气管炎)的验方人参败毒散,为咳家世一神方,环球少有知者。[通治方]陈泽霖:在急性爆发时,先女陈耀堂老中医有一通用方。霜桑叶9克前胡9克牛蒡子9克生甘草6克桔梗6克凤凰衣4.5克玉胡蝶6克鱼腥草30克家荞麦根30克佛耳草15克有发热的,加黄芩、天竺黄;痰咯不爽,加枳实、淡竹沥;痰液清稀,加冬瓜子、白芥子;兼有气喘,加蜜炙麻黄、地龙;黄痰,加萎皮、大贝母。程国彭:止嗽散,治诸般咳嗽。桔梗(炒)荆芥紫苑(蒸)百部(蒸)白前(蒸)各克甘草(炒)克陈皮(水洗去白)克共为末。每服9克,开水调下,食后临卧服;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1、寒证;陈复正:人参败毒散,为咳家世一神方,环球少有知者。人参2克芽桔梗3.6克正川芎白云苓陈枳壳信前胡各3克川羌活2克川独活1.5克北柴胡南薄荷荆芥穗北防风净连翘各3克炙甘草1.5克生姜1片为引。水煎,半饿服,每日1剂。《幼幼集成》卷三邵长枯:形寒胸闷,咳白沫痰,我经常使用附子、姜竹茹、葶苈子、五加皮、白术各9克,陈葫芦、米仁根各18克,黄荆子1.2克,细辛3克,制成合剂,名温肺化饮糖浆,对咳痰、胸闷、形寒等症,有服从在70%~80%。《名医特点经验粗华》郭铭疑:对肾阳虚者,龚教员重用附子等温阳药,自拟扶肾蠲饮汤:制附片30克,干姜12克,桂枝12克,半夏12克,细辛6克,炙甘草9克。用于咯白泡痰,量多易出,畏寒怯冷,咳喘动甚尤剧,舌淡苔白滑,脉弦尺弱者有效。附子要先煎熟透,以去其毒,服之不麻口方可。据我体味:若痰多味咸,咳喘气促,舌暗红或紫,舌上无苔,或呈舆图舌,脉大无力而数者,当用金水六君煎。方中熟地要重用至30克摆布,余药为其四五分之一便可,不然,本末颠倒,效必不著。《名医特色经验精华》2、热证赵凶逆:我在临床按照慢性支气管炎咳喘症状特性,制成咳喘冲剂,合用于老年人暂咳虚嗽和痰喘痼徐;也可用于中感咳喘患者,颠末较少时候临床理论运用,颇受大众接待。桔梗30克贝母30克杏仁40克天龙50克白芥子30克洋金花2克黄芩30克罂粟壳15克山药30克上药共克,制成60袋,每袋约4克阁下,1日3次,每次1~2袋。《名医特色经验精华》曹希平:咯痰不爽,久咯痰不能出,痰稠成块或如丝,非论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均有较好的效果。党参15克麦冬12克黑芝麻12克桑叶15克生杷叶20克生石膏30克杏仁10克生甘草10克水煎服。《北京市老中医经验选编》(二)陈士铎:人有骤感风热,一时咳嗽,鼻塞欠亨,嗽重痰必先浑后浊,畏风畏寒,此风冷进于外相,肺经先受之也。方用擅集汤。麦冬9克苏叶6克茯苓9克玄参6克甘草3克黄芩2.4克天门冬9克款冬花1.5克贝母3克水煎服。段英廉:治慢性支气管喘气,以咳喘息逆、胸满气短为主证,兼有胸内烦热者。党参10克甘草8克干姜10克知母10克牛蒡子8克生地(切片)20克地龙10克黄芩10克大枣12个(劈开)水煎服。多年临床实践观测,奉方治慢性喘息、胸内烦热者,服四剂多可收效。曾治一王姓妇人,年五十余,患喘息病十八年。自言咳喘日甚,胸中炽热,屡治无效。诊其脉弦数,舌苔黄腻,为其开上方,嘱其连服5剂。服厥后诊,自行喘息烦热均减,嘱其继服本方。数往后欣喜来告,服药10余剂,喘息至今未作,食欲增添,体力加强。《吉林省名老中医经验选编》批注;治喘分真假,不分很难痊,本方治实喘,七日即病愈。出处;本方是畴前东华病院积年经验的中医中药验方,治真症的咳嗽哮喘,屡用屡效。症状;此症发作工夫昼夜不定,病者面色红润,身材非强,初时微咳,继则渐重,气急喘促,力求呼出为快,喉内痰声如牵锯或如笛音,喘势稍缓,才咳吐粘痰,痰色黄或成块,烦渴引饮,舌色薄黄,易以平卧。验方;京柿蒂、壳冬花各五钱,炙麻黄(去节)七钱半,黄岑、桑白、法夏各七钱半,苏子、炙甘草各六钱,北杏仁一两,白果肉五十五粒(用慢火炒黄勿令焦)。服法;将此十味药共研为细末,每用五钱,以水一碗半煎存八分,去渣温服,每日日夕各一服,重症者每日三服。忌讳;忌吃辛辣香燥,煎炒炙爆,膏梁美味,鸡鹅羊肉,虾蟹烧酒,肥腻甜滞等物,均应戒吃。专治;实症哮喘断根秘方(仁爱善堂传方)讲明;虚症哮喘病,使人很难医,本方六味药,旬日除根愈。症状;此症其来缓,其声嘶,气候幻化或逢风寒必发,发时多先作咳,呼吸随之急促,乃至上气不接下气,喉内痰呜做响如晓晓声,盗汗淋漓,白痰带泡,哈腰俯伏,诚惶诚恐,面青唇白或带淡篮,舌苔淡白。验方;党参一两,五味子一钱。吃法;用水二碗煎至八分,送下「六味地黄丸」三钱,严峻者可逐日迟早各服一次,连服十余天当即康复,能够断根,不会复发。忌讳;慎风寒,节房欲,忌吃寒凉食物,西洋菜、白菜、芥菜,汽水啤酒,太咸太甜,虾蟹萝卜。按;本善堂经验多年,赠方送药,历丰年所,古将此方登报公然,藉为救治贫病者。此中「六味地黄丸」各大中药店有卖。祖传方治哮喘--治病救人揭橥固本止哮丸;构成:人参、白果、京半夏、白术、川贝母、紫河车各31克,黄芪、鹿衔草、熟地(另蒸,捣烂如泥)各62克,椒目50克。方药加减:偏脾虚减豆、鸡内金各40克;偏偏肾阳虚加肉桂、补骨脂各30克;偏肾阳虚加枸杞、女贞子各60克;挟瘀血者加丹参、红花各40克。制法与服法:划分将以上各药研成细末,夹杂平均,加熟地、蜂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次服9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小儿用量减半。主治:慢性支气管哮喘。成效:补肺益肾,健脾化痰,纳气仄喘。顺应症:合用于肺、脾、肾虚而至的支气管哮喘减缓期。哮喘重复发生发火,呼多吸少,短气不绝,自汗畏风,易于伤风,食少口淡,舌量淡,脉细有力等。方解:方中人参、黄芪、白果补肺益气,敛肺平喘,以加强卫外功用,削减发作;京半夏、白术健脾益气,燥湿祛痰,以根绝生痰之源;川贝母、鹿衔草、椒目化痰平喘,祛已成之痰;紫河车补肾挖精,峻补精血。诸药适用,具有补肺益肾健脾化痰之功,恰中慢性支气管哮喘,正虚痰阻的病机特点,故用于治疗哮喘减缓期有奇效。*哮喘外敷痛苦悲伤处.验方京柿蒂、壳冬花各五钱,炙麻黄(去节)七钱半,黄岑、桑白、法夏各七钱半,苏子、炙甘草各六钱,北杏仁一两,白果肉五十五粒(用慢火炒黄勿令焦)。将此十味药共研为粗末,每用五钱,以水一碗半煎存八分,去渣温服,每日迟早各一服,重症者每日三服
如果不分男女少幼,也不分病情严重程度,小到感冒,大到肺癌,呼吸道疾病可以说困扰着每一个人。其中广大中老年朋友尤其需要注意的就是慢性支气管炎了。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主要在肺部的气管或支气管粘膜及其附近发生,发病时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吐痰、喘息,病情危急时患者身上可能出现呼吸衰竭的现象,甚至直接就无法呼吸。
慢性支气管炎如此可怕,那么它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它的发病可能由哪些因素引起?
慢性支气管炎,顾名思义是一种炎症。学过生物的大家可能知道,肺是由一个个小肺泡连缀在一起构成的,而这些肺泡之间则以气管相连接。换句话说说,肺泡本就是细支气管末端膨大所形成的囊泡。
慢性支气管炎产生是因为外界或者人本身发生的一些变化刺激到了气管,造成了气管粘膜损伤,气管粘膜应激反应分泌出更多粘液,结果淤堵住了肺部大大小小的气管,致使它们工作无法运转,进而发炎。
而可能刺激到支气管的因素则多样而复杂,可能是内因可能是外因,患者身上还有可能体现出多样。如空气污染、气温下降、感染病原体、人体过敏反应、年纪大了或者有呼吸道疾病家族史这些因素都能成为慢性支气管炎发作的诱因。
慢性支气管炎殊效方==转载自蔓陀萝花笔者采取"贝蒌行咳梨膏糖"医治缓性支气管炎百余例,总有效力达%,康复率为78%。丹方:瓜蒌霜克,百开、杏仁、远志、苏子、芥子、川贝、桑黑皮、葶苈子各50克,莱子、麦冬、黑虎、蛤蚧各40克,冬虫草30克,大白枣20克,共研极细末。先将药用乌沙糖克、饴糖克插手优良蜂稀克和陈梨汁克,用文水炖至糖熔解,插足全数药末,调匀,制成9克重的药膏块。每次取5克块,将其嚼碎用温开水送服,逐日早、早各一次,饭后服,连服20-40天可愈。本品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大及肺气肿等症也具有明显疗效。服药时代;宽禁饮酒、抽烟吃辛辣刺激性食品。*气管炎:北京大夫:李中和有桐树上的大青虫,杂棉清油炸焦吃下,逐日三次,每次1条,不加盐。3-5日即愈。
猜你还想看:
公开一味泄痰的中药!泄肝火黏痰,肺里热痰,请认真学习
各种炎症、咽炎、哮喘气管炎肺气肿咳嗽痰多不出三日痊愈不复发!
只用两味药,养好你的肺
中医:豆腐治感冒、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神奇疗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