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咳嗽和哮喘大家都知道,但是咳嗽和哮喘很多人不明白,今天带大家了解咳嗽和哮喘的真正知识。其实咳嗽是哮喘的一个临床症状,但能引起咳嗽症状的疾病很多,比如咳嗽变异性哮喘、气管炎、感冒等疾病都可以引起咳嗽。哮喘是特殊咳嗽归结出来的一个范畴,比如患者长期咳嗽或咳嗽达4周以上,其咳嗽的治疗效果不佳,大部分可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为哮喘的特殊类型,以咳嗽为主要症状,而哮喘的典型症状以喘息较为多见。
在中医界有个说法叫内科不治喘、治喘丟手断的说法?喘,指的是气喘、喘息,是以呼吸困难,甚至是张口抬肩、鼻翼煽动或者是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严重的患者可由喘致脱,从而出现喘脱之危重证候。由于引起喘证的原因有很多,使得它的病情比较复杂,造成了喘证的治疗难度大。除此之外,喘证的病程比较长,而且容易反复发作,所以中医上会有“内不治喘”的说法。
正如:《内经、灵枢》,原文所说: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这段话就是说病在久也能治好,如果医生说治不好是你医生没有好的医术。
中医在三千多年前在《黄帝内经》中已经充分的阐述了五脏六腑之咳,《黄帝内经》原文,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日: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在《黄帝内经·素问·咳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五脏六腑咳是《素问·咳论》对咳证的五脏六腑分类方法,是一种掌握特征的方法。它为咳嗽的辨证论治奠定了理论基础。虽然经文所述症状尚不全面,但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对咳证的分类、名称、辨治等有了发展。如从致病因素上看,多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名称上多不直接叫某脏咳、某腑咳,而是称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痰湿咳嗽、痰热咳嗽,在辨证治疗上,也不局限于肺,而注意到治脾胃、治肾的整体疗法。
五脏六腑咳岀处于《黄帝内经》《素问·咳论篇》就咳嗽的成因、分类、症状、病理传变及针治大法等分别进行了讨论。并着重指出咳虽属肺,而五脏六腑之病,又皆能令人作咳,说明了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咳论篇》中还列举了五脏六腑致咳的不同症状。
咳不离乎肺,邪犯于肺则令人咳。因肺脏本身病变所致者,属直接关系,五脏六腑任何一个脏腑受邪,影响及肺而令人作咳者,是间接关系。反之,肺咳久延不愈也有可能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如肺痨之咳可影响脾胃及肾。古人认为咳嗽的兼证多与脏腑功能及脏腑的经脉循行路线有关,总结出咳嗽以五脏六腑辨证分类的方法。但不能误解为除肺咳之外,其他脏腑(心、肝、脾、肾等)会直接出现咳嗽。
1、肺咳
“肺之令人咳”,是因为外邪先侵入皮毛,皮毛乃肺所主。因此,邪合于肺,影响肺脏主气、司呼吸之功能,肺气不畅,呼吸不利,发为咳嗽。后世医家对此论述亦较精辟。如喻嘉言云:“咳者,肺之本病也。”汪昂亦言:“肺主气,又属金,主声,故咳必由于肺也。”其根本机制都是肺脏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影响了肺的宣发与肃降的生理功能而引起。故张景岳云:“咳嗽虽多,无非肺病。”陈修园《医学三字经·咳嗽第四》中云:“咳嗽不止于肺,而不离乎肺也。”
2、五脏咳
五脏咳,《内经》云:“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这是从天人相应的观点出发来讲的。五脏各有其主时,如春季是肝脏的主时,夏季是心脏的主时。五脏之咳,是五脏各于其所主的时令受病,间接影响及肺而作咳。但对这种说法不能拘泥,如春季咳嗽,不一定是肝脏先受邪而后影响及肺才咳,也可以是肺脏直接感受病邪而为咳。其它季节也是同样。其基本精神是说明咳嗽虽属肺脏病变的反应,但与其它脏腑亦有密切关系。如从疾病传变角度上来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之间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咳嗽虽为肺之本病,但在病变情况下,若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影响到肺气的宣降都有可能发生咳嗽。诸如:脾虚生湿,湿痰上渍于肺;肝火上冲,气逆于肺;肾虚水泛,水寒射肺;胃寒停饮,饮邪迫肺等都是致使肺咳的重要原因。在临床上遇到咳证时,必须结合四时,分析是直接肺咳,还是间接肺咳;如是间接肺咳,其病本又何在?不能见咳止咳,见咳治肺。
至于五脏咳的各种证候,则是根据咳嗽的兼见症状,以五脏辨证进行归类。五脏咳的见证:肺咳是反映本脏功能发生病变,其他四脏主要表现为经络的病变,即咳加某脏经脉症等于某脏咳。如《内经》文曰:“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这是因为心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直行者上肺。其支者则上挟咽喉。所以咳则心痛,喉中梗塞不利,甚则心肺气逆,邪火上冲,而见咽肿、喉痹的症状。咳嗽是肺脏疾患中常见的一个症状,《素问·宣明五气篇》云:“肺为咳”。但治疗咳嗽症,如果单纯治肺和治咳,在一些病例中是难以收到效果的。与此相反,如果根据咳嗽兼见的证候,按脏腑辨证的方法进行归类,分别给予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则会进一步提高疗效。
3、六腑咳
至于六腑咳,也是按咳的不同兼症进行归类的。五脏咳日久不愈,可通过脏腑表里相合、经脉相联的关系而相互影响。如脾与胃、肝与胆等。即“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肝咳不已,则胆受之……”根据其证候可概为某脏咳加与其相合的某腑咳等于某腑咳。其实,从脏病、腑病可以相互移转影响来说,咳证既可以由脏传腑,也可由腑传脏。病证可从咳的发病过程去了解分析,究竟是脏先病还是腑先病;是脏病传腑还是腑病传脏。文中指明咳嗽原因虽多,但与肺、胃的关系最为密切,这对咳嗽的辨证论治,更有助于抓住重点。
中医应用
1、治则
关于咳证的治疗,《素问·咳论》虽仅指出针刺治咳的主要法则,然其指导思想亦是重在辨证论治,因势利导,以达到祛除病邪之目的。至于药物的治疗,则可根据时令、证候、脏腑和致病因素的不同、邪正的虚实、选择适当的方剂和药物,予以相应的治疗。《此事难知集》中有治五脏六腑咳之方;《证治准绳》、《张氏医通》也都载有五脏六腑咳的案例。
2、临床运用
在防治慢性气管炎等病中,运用“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的理论为指导,根据“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咳而不喘”以及“喘多肾虚”的论述,认为咳久必致肺虚,继则伤及脾、肾,导致脾肾阳气虚衰,健运摄纳功能失常,加之肺气虚则卫外功能减弱,更易感受外邪,如此反复缠绵形成恶性循环。临床表现为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引起的肺功能不全。如采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辨证选用具有消炎、祛痰、止咳等作用的药物组成基本方,结合肺、脾、肾三脏在临床上所反应的特点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获得较显著的疗效。
从临床实践来看,“咳与痰”,当以治痰为先。因对于咳喘证的治疗,往往随着痰量的减少,咳嗽明显减轻,气短、气喘亦相应改善。说明痰在咳症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故前人有“见痰休治痰,善治者,治其生痰之源”之说法。所以治痰应结合病因、病机等论治。如肺热灼津成痰,清热肃肺则痰可除;脾虚湿盛成痰,健脾燥湿则痰不内生;肾虚水泛为痰,温肾则水不上泛而痰自消。根据急则治其标(肺),缓则治其本(脾、肾)的原则对症治疗。对咳嗽的辨证论治,既要重视主症,也不能忽视那些与主症伴随出现的兼症。论中之所以有五脏咳、六腑咳,是因为都有咳嗽这一共同症状,之所以能够区别是此脏之咳或彼腑之咳,则是因为在咳嗽时有各种不同的伴见症状。如“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临床上很多产妇感冒,一咳则尿出,在治疗外感时,还要兼固肾气以加强膀胱的固摄功能。只有从整体观出发,临证才能抓住主症,重视兼症,通过对主、兼症的客观分析、找出病因、病位及其传变关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同时,也应指出:外感风寒、内伤冷饮都是引起咳嗽的常见病因,《难经》亦有“形寒饮冷则伤肺”之说,在诊治咳嗽时也是值得重视的。咳嗽是人体祛邪外达的一种表现,一般说来,咳嗽轻重可以反应病邪的微甚。但在某些情况下,因正气虚弱不能祛邪,咳虽轻微,但病情较重,应予以扶正祛邪兼而有之。
治愈医案一:年患者马某男64岁,医院手术后化疗三个疗程后效果不佳,因是农村人,巨大的医疗费用已经难以担负,已经放弃治疗,经人介绍找我诊断调理,经过四诊综合后,我先用《经筋、导引、按蹻》术调理,四十分钟后患者感觉症状大减,经过一个多月的调理一切症状全部消失,今年他的弟媳妇来找我调理时说,他又去工地打工了,
医案二、李女士55岁,年秋,医院治疗无效,经人介绍来郑州广誉远国医馆找我诊断调理,她自述咳嗽有十年之余,感冒时加重并伴有哮喘,有病期间去过郑州、医院治疗过,疗效不好。我给她讲明了我的中医观点之后进行手法调理,五十分钟后症状大减,来第二次调理后一切症状全部消失。
她又说,她母亲八十二岁,得哮喘四十多年了,医院治疗过,也是收效甚微,专家说,如果有那个人能治好你的哮喘就是吹牛的,我笑了笑说,我可没有吹牛吧?她又带母亲来找我调理,五次手法调理后一切症状基本消失,老太太笑着说道,我找过很多专家名医,服过很多药没有效果,没想到不用药用手法能把我多年的顽疾治愈。
可能很多人不相信,就是很多中医也不明白。
以下是和患者的亲戚的聊天截屏
在《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曰: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
《内经*经脉论》云:“经脉者,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真正意思就是说:经脉的功能正常与否,决定了人的生与死.,经脉运行正常对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所起着重要作用,畅通的经络可以起到调整虚与实的作用,痛者不通,通者不痛,以痛为俞,以输为用。这才是治病的根本之大法。
作者简介:王敬才是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内经、经筋、导引、按蹻术》传承人。本人自幼酷爱中医,埋首岐黄,熟读经典,在祖传医术基础上,又四处拜诊名医大家,集众家之所长,在调理各种常见、疑难疾病上,疗效彰显高于众法,对各类疑难病,例如:高血压,心脏病,头晕头疼,中风后遗症,颈肩腰腿疼,失眠多梦、肠胃病、带状疱疹及后遗症,男女不孕不育、常期低热、面瘫、等各种病症,立竿见影,疗效神奇!医院参加会诊治疗,攻破了医学界对各种疾病不能治愈的奇迹,愈后不易复发等特点,并受到医学界和患者的高度赞赏,被各界人士誉为中医疗法第一人。
本人立志:
探研古今医学经典,
秉承千年非凡医术。
颠覆疑难杂病困扰,
誓为中医疗法正名。
本人长期坐诊郑州广誉远国馆。
并可为患者咨询、预约挂号等健康服务。具体位置可百度搜索郑州广誉远国医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