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色文字 2、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肺气肿。这一类疾病可选择在夏季三伏天及冬季三九天进行治疗。 3、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下垂等胃肠道疾患,临床症状表现以腹泻、不能进食生冷食物、形体消瘦、四肢怕冷等为主要表现,中医辨正属于虚寒型。该类病人建议在三伏天及立春到夏至这段时间进行治疗。 4、小儿秋泻。秋季是小儿腹泻的高发期,由于幼儿胃肠道调节功能差,不能适应季节的变化而致慢性非细菌性腹泻。家长可在立秋到秋分期间带宝宝来作灸疗。 5、冻疮及冬季怕冷、手脚不暖和、易感冒,中医辨正属阳虚寒凝型。建议在寒露到立春这段时间进行治疗。 6、预防中风。由于立冬到次年春分为中风高发期,对平素患有高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高危人群,建议在这段时间行保健灸疗,以活血通络,改善血液循环。
秋冬节气我们怎样做节气灸:
1、秋分艾灸(9月23日-24日)2、寒露艾灸(10月8日-9日)3、霜降艾灸(10月23日-24日)4、立冬艾灸(11月7日-8日)5、小雪艾灸(11月22日-23日)6、大雪艾灸(12月6日-8日)7、冬至艾灸(12月21日-23日)8、小寒艾灸(1月5日-7日)9、大寒艾灸(1月20日-21日)联系方式:刘医生
灸疗地点:医院儿童病区3楼艾灸室
供稿:刘光涛
编辑:柴秀礼
审核:马丁援
发布:马占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