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经由记忆之路,人不能抵达纵深”。
这句政治家的名言提醒我们,人活在时间的河流中,要理解现在,要从理解过去开始,而过去会不可避免地走向未来。只是,一块礁石、一处险滩、一波洪水都可能是命运翻转的因素。
那些因为某起事件、某个人物、某次意外成为新闻主角的普通人,又会走向何方?那些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是否得到救赎?那些在风中飘的答案找到了吗?
澎湃人物开辟“回访”专栏,希望在更长的时间跨度里,留下他们的生命印记。
他们,也是我们。
03:28章莹颖遇害至今三年,遗体仍未被找到。近日章父表示,他们至今没获赔;对有人认为他获赔很多的猜测,他说“心快裂开了”。
澎湃新闻记者明鹊视频编辑吴佳颖(03:28)“她写了什么?你读给我听听。”叶丽凤不识字,盯着日记本问。
“最近发生了好多事,或许一直发生了好多事,没时间整理,却一直在感触:时常颓废,什么事都不做,打不起精神,放纵的一天。为什么这么拼?这么累?活着究竟为了什么?一天开始又过去,我怎么样,世界却依然向前、纹丝不动……
今天打老爸,你管老妈的钱管得太紧了。爸爸说,女儿呀,老爸是想把钱省下来给你读书用啊!是呀,我有什么资格因为感情,因为懒惰而荒废呢?”
那厚厚的日记本里,记录着女儿章莹颖的喜怒哀乐,叶丽凤此前从未碰触过。7月8日,她听着日记中的心情,想起此前活蹦乱跳的女儿,她的快乐、困惑与收获,都一去不复返。叶丽凤泪流满面,一边呼喊:女儿呀,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章莹颖的照片,摆放在书架中间。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明鹊图年4月,27岁的章莹颖带着梦想飞往太平洋彼岸,计划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进行为期五年的交流学习。两个月后的一天,她突然失联了。此事很快在中美引起轰动,美国联邦调查局随后逮捕了28岁白人男子克伦特·克里斯滕森——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物理系博士。他绑架并谋杀了章莹颖。案子历经侦查、审理、起诉、开庭,两年后,克里斯滕森被判处终身监禁,且不得假释。
在实施谋杀前,克里斯滕森曾去过学校心理咨询中心,透露其有心理问题。今年6月24日,美国法院驳回了章莹颖家人对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两名心理顾问的诉讼。父亲章荣高说,考虑隔着一个太平洋,以及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他们最终放弃了上诉。
案件告一段落,伤痛却永远无法停止。三年过去了,生死两茫茫,章莹颖的遗体至今没有找到。
事发
年4月24日,章莹颖飞抵美国,去了向往已久的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
这所世界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与中国颇有渊源,上世纪初,伊利诺伊大学接收了大批庚子赔款的中国留美学生。
女儿到美国后,叶丽凤不放心,每天给她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