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把阳气比作天空与太阳的关系,如果天空没有太阳,那么大地就将黑暗无边,万物不生。因此,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古人称大椎穴为“诸阳之会”,因为它在背部的最高点,背部本来就属阳,而大椎是督脉与手部三阳经的交会穴,所以它被称为“阳中之阳”,其重要性由此可见。
命名:大椎在第七颈椎下,古人排序认为这是脊骨中的老大。我们摸后背会发现,这里比其他地方的脊骨要大而突起一些,所以称之为大椎。也正因如此,它的作用不限于补阳,当阴阳相争的时候,刺激大椎,可以使阴阳平和。它就像是一个公正无私的老大,对于调整一身经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穴,可用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引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
大椎穴还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取穴方法:
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注:头低下然后最高的那就是第七颈椎的棘突,然后你就凭着手指的触觉,往下一点突起的就是第一胸椎了)
主要功效:
大椎穴为督脉之穴,是调整全身机能的重要穴位之一。上至头面,入络于脑,是人体所有阳经的气血汇聚之处,具有统率和督促全身阳经脉气的作用。按摩搓热大椎穴能够振奋人体的阳气,驱散侵入的寒气,通畅诸条阳经的气血。因为这个地方阳气很足,所以对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刺激抗体的产生,包括抑制肿瘤的生长、改善肺呼吸功能等都有很好的作用。这当中,最显著的就是泻热,发烧、高热或者内热引起的痤疮都可以通过大椎穴来调理。
其他功效:
1.治疗咽干:春季天气干燥时嗓子容易上火,导致干痒疼痛,咽炎、喉炎及扁桃体炎便乘虚而入。对付咽干,按摩大椎穴有着非常不错的效果。
具体方法:中指端按揉,或用拇指与食、中、无名等指对称用力,捏挤大椎,每次按揉15分钟左右,每天可按揉1-2次。还有一种方法是洗澡时,用温热的水流冲击大椎穴,就如同温灸一样,也能起到通经散寒、提升阳气的作用。
2.治风湿病:用大椎穴治疗令人非常头疼的风湿病,其效果有时比吃药还强。具体方法:用热水冲刷大椎穴10分钟左右,直到穴位处皮肤泛红,整个头颈后背乃至全身皆觉得发热冒汗时再停歇。不过沐浴后要注意保暖,好好睡上一觉。
3.治颈椎病:热水冲大椎的方法,由于振奋了一身之阳,所以还能温经通络,缓解颈肩部不适。
具体方法:把毛巾浸到热水中,反复用热毛巾敷大椎穴,可缓解颈椎的不适症状。
4.治感冒:不同类型的感冒,我们在治疗的时候要根据它们各自不同的特征采取不同的策略。
风寒感冒:取生姜捣烂成泥,摊在布上,放于微波炉中加热,温度以皮肤能够承受为宜。敷于大椎穴上,再卧床发汗即可。风热感冒:可以采取以三棱针点刺大椎穴位出血,再辅以拔罐的方法。
暑湿感冒:可以按摩大椎穴以补充阳气,散寒解表。
体虚感冒:可以在大椎穴上面用艾绒进行艾灸治疗。
保健方法:
对于成人来说,采用大椎穴放血的方法,泻热效果很好,几乎可以立竿见影。所谓大椎穴放血,就是用拇指和食指将大椎穴处的皮肤提起,然后将针用碘酒或者用火消毒,之后迅速地在提起的皮肤上刺几针,同时用手挤出四五滴血出来。此法适用于发烧、痤疮等体内有热的人。如果是怕冷,经常感到后背冷飕飕的,可以尝试更加简单易行的方法,在家里或者公园都可以操作。找一个门框,或者一棵大树,用后背正中线顶着门框左右移动,这样可以同时刺激到几大穴位,提升阳气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在此,挚诚邀请您加入我们“六祖寺公益讲师团”!我们将在以大愿法师为总导师的带领下,在这个和谐共进的大平台中,以六祖禅宗文化为核心,为促进中国文化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这个平台不分国家、民族、行业,但是必须是各有所专!愿我们在总导师的引领下,振兴中国文化,共同走向社会,走向国际文化的主流!讲师团架构:总导师为大愿法师,讲师由各界、各行业的法师、教授、专业、檀讲、助教五级组成。欢迎诸位加盟,并邀请更多有缘人才参与!咨询慈杰请附个人课程资料及填好表格发至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