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效处方集哮喘2

中医特效处方集

王宝林大医访谈录(上集)

王宝林大医访谈录(下集)

第八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九节哮喘2

处方二十九前胡汤加味

组成:前胡12克,杏仁9克,桑叶12克,知母12克,麦冬9克,黄芩9克,金银花15克,款冬花9克,枇杷叶12克,桔梗9克,天花粉15克,甘草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功效:主治支气管哮喘(痰火犯肺)。医案:患者李某,女,26岁,干部。数月来,咳嗽喘息,咽中痰鸣,呼吸困难,咯痰色黄黏稠,胸满闷痛,口渴心烦,面红唇赤,舌质红,苔黄,脉滑有力,证系痰火犯肺,淤塞肺窍,肺失肃降,气道不利而致喘嗽。医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久治不效,故来求治。痰火壅盛寒治之,用前胡汤清热化痰宣肺治疗。投本方4剂后,患者诸症减轻,又服5剂,哮喘消失,气道通利,生津润肺,久病痊愈。注意:忌食腥辣之物。

处方三十补肾理肺汤

组成:熟地24克,山药30克,茯苓15克,麻黄9克,杏仁9克,苏子15克,党参24克,当归15克,五味子9克,补骨脂3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加减:咯痰不利加桑皮12克,冬瓜子30克;胸闷,遇冷加重,加干姜6克,桂枝9克;痰多或消化不良,加陈皮12克,白术10克;口干,手足心热(脉细数),去补骨脂,加地骨皮30克。功效:主治支气管哮喘并肺气肿。医案:康某,男,37岁,干部。患本病已8年之久。每天离不开氨茶碱等药物。经友人介绍来求治。症见患者胸闷喘息,呼吸急促,每天喘息大发作数次。平素咳嗽、痰多、气短,动则喘息加重;胃脘胀满,消化不良;喘息重时影响睡眠。证系肾不纳气,寒凝气滞,肺气壅塞所致哮喘,治宜补肾纳气,理肺平喘,投补肾理肺汤治疗。患者服本方7剂,已停服西药,再服9剂,诸症消失,呼吸均匀。继续服用10多剂,病获痊愈。追访8年,未见复发。

处方三十一

组成:青木香、桑白皮、清半夏、白茯苓、甘草、当归、川贝母、杏仁、五味子各6克。开药3剂。用法:第一天晚上,煎服第1付药,药渣保留;第二天早上,煎服第2付药,药渣保留;第二天中午,煎服第3付药,药渣保留;第二天晚上,3付药渣加一起同煎1次,取药汁顿服。每次服药后,必须服1杯冰糖水。功效:主治痰多质稀之哮喘。一般3剂治愈,久病、重症12剂治愈,已治愈许多久治不愈的哮喘。

医案一:一位57岁老人,平时不能干活,走路上气不接下气,后用此方4剂治好了气喘病。一位21岁女青年,从3岁起患哮喘病,久治不愈,一年比一年重,后用此方1剂见效,将药量加1倍连服2剂见大效,再服2剂宣告痊愈。

医案二:一位女工自幼患哮喘,到处求医,用尽中西药、针灸、按摩、理疗,还有“兔脑埋藏”、“清炖全猫”、“松塔豆腐”、“冰糖”等等,凡闻效方无所不试,可惜均无寸效。病情日益加剧。11月初咳喘难忍,实在无可奈何了,家人用抄来的“此方”3剂,照法服用,随感发热、恶心、头昏(当时没感冒),黏性凉痰连吐不已,并腹泻几天,之后,不喘不咳,哮喘治愈。注意:治疗期间,忌烟、辣、葱、蒜、酒,禁房事7天。按语:此为民间传转奇方,似二陈汤减去陈皮加川贝、杏仁、桑皮、五味子、青木香、当归而成。它功在祛痰平喘止咳,对舌苔白腻而无外邪寒热之湿痰久喘咳嗽者功效显著;对黄痰热证恐效不著。医药界于年夏季曾有人对此方研讨过,由于传抄怕误,没有结果。多少年来社会上仍在流传,说明它有一定疗效,否则该自生自灭了。经此方治好的哮喘病人都说它“太神奇了”。我运用此方中,还没有见到上述吐例。上例吐利,原因是患者“痰结气凝较重”,在青木香等药力作用下,又因患者体力不支,故而出现吐利,是药效法病反应。也有可能与“杏仁”等药物加工不规范有关;若从正规中药店买的中药,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引自:《中老年自我治病奇效方集锦》。

处方三十三

组成:薄荷、苍耳子、防风、菊花、鱼腥草各克。用法:上药研粉,装瓶密封防出气;在口罩上方夹层中开个口,装入药粉,缝口,防止药粉倒出。不戴时,口罩放入塑料袋。功效:有清香气味,闻至通窍,5分钟起效,可防治过敏性哮喘的发病。收治多例,有86%没有发病,得到控制,另有14%发病,总有效率86%。若再配合服用药物可治愈哮喘。

处方三十六

组成:白芥子、元胡、甘遂各30克,洋金花15克,麝香1.5克,姜汁适量。用法:上药研粉,用姜汁调湿药粉,敷贴于大椎穴,肺俞穴,膏肓穴。每穴敷药少许。上午11时-下午2时,气温最高时敷贴效果最好。可选初伏天、中伏天、末伏天的第1天各敷贴1次。功效:祛痰降气平喘。主治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肺气肿。为冬病夏治良法。注意:视体质决定贴的时间长短。敷后有烧灼痛感,一般不处理;严重者,用消毒针挑破水泡,外涂紫药水即可。

01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02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03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04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05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06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07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08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09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0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1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2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3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4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5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6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7养生保健操(蹲功)

中医特效处方集18癌症的生成与预防

中医特效处方集19头部肿瘤

中医特效处方集20喉、舌癌症

中医特效处方集21食管癌

中医特效处方集22胃癌与肠癌

中医特效处方集23肝癌与肝血管瘤

中医特效处方集24白血病皮肤癌

中医特效处方集25

子宫癌及瘤、囊肿26

癌症疼痛27

脑血管疾病(中风)28

脑血管疾病(中风)

脑血管疾病(中风)

癫痫31

眩晕32

神经官能症(含神经衰弱)33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分离性障碍、梦游34

面瘫(面神经麻痹)、肋间神经痛35

头痛36

三叉神经痛、臂神经痛37

重症肌无力(痿症)38

脑鸣、嗜睡症39

失眠症40

二尖瓣关闭不全、冠心病心绞痛41

心肌炎、心律失常42

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43

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脑血管病人的保健食疗44

高血压病45

高血压病46

低血压病47

蚕豆病(表现黄疸、贫血)、溶血性贫血48

蚕豆病(表现黄疸、贫血)、溶血性贫血49

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50

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症51

消化不良52

消化不良53

慢性胃肠炎(胃痛)54

慢性胃肠炎(胃痛)55

消化性溃疡56

胃肠神经官能症57

胃下垂58

胃黏膜脱垂、直肠脱垂、食管炎59

胃及消化道出血60

胰腺炎、肠胃息肉61

霍乱(大吐大泻)62

肠道疾病63

肠道疾病

肠道疾病

肠道疾病

腹部外科67

腹部外科

腹部外科便秘70便秘便秘胃柿石症、呕吐73口异症74神经性厌食症、胆肠驱虫75肝腹水76肝硬化77肝脓肿78肝炎79肝炎胆囊炎81胆结石82胆道感染83感冒84感冒咳嗽86咳嗽气胸和肺不张88肺气肿89支气管炎、咯血90支气管炎、咯血91胸部外伤致肺积血危症、肺水肿92哮喘

中医特效处方集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中医特效处方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ns.com/ways/132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