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保卫恒指

年10月28日香港恒生指数一日之内下挫.31点,收于.89点,暴跌13.7%。(资料图片)

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香港,金融大鳄来势汹汹在香江兴风作浪。年8月14日,港府携近千亿美元的外汇基金毅然进入股期两市,全力反击国际炒家的超级卖空行动,以捍卫万香港人的财富与未来。

从8月14日到28日,短短10个交易日里,香港金融市场上迎来一场不见硝烟、却异常惨烈的货币战争。

山雨欲来危机越是严重,在它到来之前,往往越不容易被觉察出来。

年7月2日,当时的泰国中央银行突然宣布,放弃实行多年的固定汇率制度。消息一出,泰铢对美元当日狂泻20%。持续了4个月的泰铢保卫战宣告失败。不过,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将是一场席卷亚洲的金融风暴的开始,就连号称“亚洲乃至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对泰铢的情况也没有过多地留意。

此时的东方之珠完全沉浸在紫荆花的芬芳里。百年游子归家,绚烂多彩的焰火照亮了香江的夜空,也照亮了万港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平稳回归,为业已欣欣向荣的香港经济平添了更多信心。这时的香港各大银行和其它存款机构共有近万亿美元的境外资产,占全球的8%,为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第六大外汇交易市场,亚洲第二大股票交易市场。作为香港股市“晴雨表”的恒生指数一路高歌猛进、牛气冲天。

对于那段日子,《经济参考报》研究室主任叶奇元的印象很深。从年到年,他一直是新华社驻香港分社的记者。因为是经济专业出身,叶奇元被分配跑金融、股市和期市里的新闻,恰好见证了回归前后的繁荣景象。他记得,香港股票交易所有个有趣的规定,恒生指数每上涨一千点,大家就要在交易大厅里开一瓶香槟以示庆祝。回归前短短七八个月里,叶奇元就赶上了3回开香槟场面,酒沫喷薄而出,又喜滋滋地顺着瓶口流下。到了年8月14日,恒指更是高冲点。

但此时东南亚经济危机的风潮已经漫卷开来。继泰铢垮瘫之后,菲律宾比索、印尼盾、新台币、港元都成了国际炒家和投机者贪婪觊觎的标靶。7月中旬,菲律宾比索贬值;8月中旬,印尼盾宣布自由浮动。不过,想狙击港元却没那么容易。大量抛售港元的市场活动一旦出现,香港货币发行局的自动调节机制便会启动,抽高银行利率,炒家借沽港元的成本大增,自然损手离场。

两次三番试探性攻击下来,国际炒家并没有占到便宜。稳健的货币制度和高达八九百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成为港元的坚强后盾。炒家们没有办法又不甘心,只能继续躲在暗处观望,积蓄力量,伺机出手。

年10月,机会终于来了。

高借,低还年10月中旬,新台币突然弃守,事先毫无征兆。

台湾方面此前已经耗费了近50亿美元捍卫新台币,但此时台湾的外汇储备尚有亿美元,国际金融界普遍估计台湾完全有能力守住新台币,台湾却一反常态,突然放弃了稳定汇率的努力。

这样一来,原本兵分两路出击台湾和香港的投机资金在台湾获利后,整合兵力进犯香港。在这股来势汹汹、席卷亚洲的投机风潮背后,出现了一个令人生畏的名字:索罗斯。此人的传奇经历又为眼下这场危机增添了更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ns.com/ways/142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