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三大“法宝”治病救人出奇制胜
外科医生治病靠手术刀,“刀尖上起舞”是其治病救人的最高境界;内科医生治病也有“家伙什儿”,比如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医生,三件“法宝”打“江山”,治病救人出奇制胜。
“法宝”之一:
有创呼吸机争分夺秒抢救生命
这张泛黄的、翻拍的老照片,真实记录着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早在年,机械通气水平已是省内领先。年12月19日,我院由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首席专家韩其政副院长(时任综合内科科主任)牵头,承办了山东省机械通气学习班,当时呼吸界大咖云集:医院(医院)的俞森洋教授、医院的陶仲为教授、医院的吴大伟教授等均应邀前来,共享饕餮学术盛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没有金刚钻哪敢揽瓷器活儿?韩副院长凭借丰富的使用呼吸机的经验,在临床工作中善于总结,勇于创新,为呼吸界同行提供了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宝贵机会。韩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亓梅主任和杨丽华护士长分别在此次学习班上做了学术讲座,与同道共享临床救治、护理经验。
转眼间,将近20年过去了,呼吸机一直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手中的“法宝”,熟练操作、科学设置参数、适时撤机、精心保养、用心维护……呼吸机“亮剑”于死神面前,妙手回春,让死神望而却步!
年姬峰副主任医师加入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危重组,在韩其政副院长、亓梅主任的指导下,在姬峰副主任医师的带领下,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危重症救治水平在一步步提高!
“法宝”之二:
无创呼吸机急病慢病兼治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年8月31日,由医院西院(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举办的山东省第十批适宜卫生技术推广项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综合性肺康复治疗技术”培训班在济南召开。国内外知名呼吸疾病相关专家会聚一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前沿治疗技术展开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此次培训邀请了姜淑娟教授、曲仪庆教授、刘宝义教授、王言森教授、张敏教授、范晓华教授等国内知名的呼吸病学专家和康复学专家亲临授课,来自全省各地余位学员参加培训,培训由韩其政副院长主持,医院西院呼吸专业相关专家也依次登场,进行了精彩发言。本次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全省卫生行业对慢阻肺的全程管理能力。
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最早在省内开展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年即成立“肺康复治疗中心”,科室学科带头人韩其政主任医师带领的呼吸专业团队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及治疗方面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使大量的慢阻肺患者受益,同时为社会医保和患者节省了大量的医疗费用。
“家庭无创呼吸机续了好多患者的命!”韩其政副院长说到这个话题时非常兴奋、如数家珍:“山东省煤炭局的桂某某、段店的韩某某、槐荫农行的王某某……他们有的使用家庭无创呼吸机时间长达30余年,可以说,受益匪浅!”家庭无创呼吸机作为肺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患者的急性期救治和慢病康复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法宝”之三:
气管镜吸痰廓清气道助力患者早日康复
气管镜吸痰技术利用气管镜深入病灶直取病菌,廓清气道,为患者的早日康复绘上了一笔笔浓墨重彩!每当有危重患者存在气道痰多问题时,张鹏副主任医师便自告奋勇:“我来吸痰!”医院兄弟科室熟知张鹏的人,都夸他“艺高人胆大”、“心灵手巧”,他用他手中的“法宝”--气管镜,为无数患者查明了病因、解除了病痛。他上班除了专家门诊、查房,大部分时间是在气管镜室,指导、操作气管镜,做各种镜下诊断及治疗。他通常是晚上六点后下班,下班前习惯再去病房转一圈,逐一询问患者病情,嘱患者各种注意事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久而久之,他的病人都与他处成了朋友,他也在治病救人中找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所在。
科室简介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室始建于年,目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开放床位50张,现有医师16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4人,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14人。科室年均门诊量1.5万人次。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常规收治病种包括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及少见疾病,尤其对各种原因的慢性咳嗽、胸痛、胸闷,能够明确病因并进行精准治疗。在治疗肺部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阻肺、支气管哮喘等方面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在救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应用先进的机械通气技术成功率达到90%以上。目前科室分为肺部占位、胸膜疾病、重症、感染、肺间质性疾病、呼吸慢病、肺血管疾病等亚专业,功能检查室有呼吸内镜、肺功能室、呼吸综合诊疗室、睡眠呼吸检测室等。目前开展的特色技术有治疗慢阻肺的膈肌起搏及肺康复技术;救治呼吸衰竭的经鼻高流量吸氧及各种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技术;支气管镜下TBNA;胸腔积液的各种引流穿刺及胸腔镜检查、治疗技术;肺占位性病变的穿刺活检技术等,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门诊
-
-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