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23-25日,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年会(CTS),在广东省深圳市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
会上,钟南山院士做了题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测及治疗进展》的演讲,其中提到在新冠治疗过程中,氢氧混合气减少患者气道阻力方面,比氦氧作用更好。
以下为视频文字版:
那么第四,还有一个是氢氧混合气的吸入,我觉得很遗憾,这个工作(氢氧气雾化机)大量的生产是在(疫情的)中期,(吸入氢氧混合气也是在)我们病情的中期,一开展实验(吸入氢氧混合气)的话,病人明显的减少(因为到了疫情后期),所以这个实验做的并不是说特别理想。
但不管怎么说,它是采用一个水,通过一个电解的槽,把它变成氢气加氧气,66.6%的氢气跟33.3%氧气。
氢气我们知道在潜水员里头在潜水艇上用,那么我们观察它的他在治疗里头对他的呼吸咳嗽的症状,呼吸困难以及氧合的情况是有改善的,这是一个,对他的住院的出院的时间也是有改善,这两个研究我觉得相对来说粗糙一些,需要我们更多的实验来证明。
不过氢氧混合气作为一个减少气道的阻力,这一方面可能比氦氧更好。
以下是钟南山院士演讲的全部内容,请看视频。
以下为视频文字版:
(向上滑动观看)
我的题目大了一点,所以有些地方可能很片面的,而且现在进展非常快,这个是昨天的情况,大家也知道全世界超过了万,那么死亡的是万,这个数字一直还在增加,我不讲。
我觉得我们这两个幻灯我还是希望跟大家讲,中国在这个方面应该在第一个阶段,应该是在国际上是打了一个很大的胜仗,由于持续了很强的干预政策,包括关闭了通道,区域的联防联控“四早”,医院等等,不详细讲。
实际上这个资料就是什么,就是在早期,已经在两个周内,它每日的发展已经达到高峰,两周后就回到正常,一个月在武汉得到基本的控制,详细情况不讲,这个图我还是希望能够稍微讲一讲。因为大家看看,这个是3月1号我们是8万多,那么一直到过了7个多月,也就是说10月份,总共的数字增加了也就1万,那么还要加上很多的输入的病人,所以我们实际上就是整整7个月是相对稳定的,所以给我们国家带来了很好的机会,复工、复产、复学等等。那么这个是经过了大家非常艰苦的努力才能达到。
那么我下面简单讲几个问题,第一个是新冠患者再感染的问题,以前讨论了很多次,以前总是出院以后再有阳性相当多,我们判断它是一个核酸的片段,PCR的片段。那么现在这个问题再提出来了,这个问题现在已经有一些报道,那么我再举几个报道,我所能收集到的有真正的再感染的病例,比如说一个,这几个他们这个时间有的长有的短,但是一般最少是两个月,也是四五个月,那么他第一次得了,像这个病人是内华达(美国的一个州)25岁的一个病人,那么他有症状以后,PCR阳性以后恢复了PCR是恢复是到阴性。
那么过了几个月以后又出现症状,又做了PCR又是阳性,而且以后又出现了抗体IgM或者是positiveIgG,而这两次的PCR很关键的是为什么说它是重复感染呢?因为它两个的就是我们知道这个病毒它下头有个亚系,像这样的情况下,他是确实是不能解释的,就不能用第一次来解释。两次都是不同的,所以香港一个,内华达一个,比利时一个,荷兰也是有一个。
这些都出现了两组的基因有比较大的变异,和观测的十几个位点不一样,或者说是这个类型是B11或者A型。最近还有刚出了一个是复印本,还没有提。是60~69岁,他是整个做一个基因的一些筛查里头,有一个病人也是,它两次出现,一次在Clade19B一个是在Clade20A,所以这就说明他有这么几个条件的话,确实是存在再感染的情况。
那么再感染给我们什么启发?一个是说现在再感染重复感染是有可能的出现的非普遍现象。那么在这里头什么原因,是不是再感染的病人,首次感染以后它产生抗体,以后很快下降了,这可能是一个原因,因为在武汉的一些观察康复者的一个抗体的滴度,他三四个月以后有下降。
第二个就是第一次感染并没有产生足够高的抗体应答,所以这样的情况下给我们一个启发,特别在假如说真的产生多个的位点,像刚才我讲的一个是D,第二个是DG,假如说有多个的突变位点,我们的疫苗制作要有所考虑了,这是值得考虑的现象,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就是关于COVID-19的一个严重性的预测,我们知道这是我们的武汉的很多同道的工作,凡是病情重的死亡率很高,这个是规律了,而且病症中进到危重度的话,死亡差不多高到40~50%是比较早期的治疗,所以这样的话就需要有一些预测的模型。所以我们就用的七十几种的一个模型的制作,通过选择,通过他的一些方法,那么选出来这10种我不详细讲,是这10种都是比较能够所医院都能够查的,包括一些病史、气促、CT,还有淋巴细胞乳酸脱氢酶等等这些。那么这个的话就可以做出一个大数据以后,能够找到一些根据它的分值能够分出高中低为主,那么高中低为主,对于我们早期的一些可能变成重症的话,这有一个预判,这样的话对我们的下一步如何的更加的关心它,注意它的发展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除了10个因素的预测模型以外,再加上了AI人工智能的一个进一步的升级。那么通过deeplearning这种方法的话,它能够使得AUC(area?under?curve,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量)进一步的优化。那么这个方法现在也在我们中国现在已经很少病人了,所以在国外有些地方得到了一个验证,这是一个。
第二个根据在CT的结果,一出来以后他的CT入院以后,他的CT的情况来考虑,一个是对他的诊断,当然第二个就是对他CT的结果,你的对他预测全身的损害以及愈后的结果能够得到有一些帮助。那么这个就是说通过AI的系统帮助对COVID-19的一个诊断,这个是得到一个诊断的AUC的图形,那么也帮助了一些年轻的放射科医生,这些是有经验的放射医生,跟测出来的结果这个是很比较一致的,甚至有时候还好,但是有些年轻的话就低于这个,所以通过这个方法的目的是为了一方面你有临床的经验,另外一方面通过AI的这么一个数据的话,使得通过他AI的学习以后,他的诊断的误诊率有了明显的下降,这就是我们的初衷的作用。
那么同时CT的AI系统,它同时对全身的状态,对肝功能跟肾功能的考虑,以及对愈后都起了一个很好的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所以文章现在在有一些国家已经开始使用这么一个办法。
那么第三个我就谈谈治疗里头的一些问题。第一个当然Remdesivir(瑞德西韦,一种药),Remdesivir实际上在这个工作,最早是我们曹斌教授在武汉做的,应该说在很困难的情况下做了一些工作,还是很难得的。那么在他们的工作组在第一次报道里头,在新英格兰报道是没有效果的,跟他的疾病的严重的程度是没有效果。那么但是,一般因为这个药出来以后,是很多病人都是已经得病15天了,20天了,在这个情况下用的,所以他是不是早期有用,有很大争论。
最近在有一些资料,甚至联合国的资料认为Remdesivir并不是很有效,但是我看了一下,前几天就是一个正式的发表的,也是在新英格兰发表的,他用的病人比较多了,是多病人,那么结果发现特别是早期,早期用Remdesivir确实它的恢复的时间是更短,这个是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看法。那么他的病死率在15天的病死率是第一安慰剂,但是29天没有显著差异,他们做的很细的工作。
那么大家看看这个是吸氧的,不吸氧的都看的有一些差别,但是高流量吸氧以及最危重的病人,Remdesivir是基本是没效的。是这样,所以看起来早期的使用Remdesivir还不失为一个方法,这个是最新的资料。
在前几天的资料就有一个初步总结,认为Remdesivir效果并不是很好,但这个资料就认为它还是有效的,是这么一个情况。
那么第二个是磷酸氯奎,我讲的是磷酸氯喹,而不是讲的羟氯喹,那么这个工作也是有在广东也做了一些,特别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馆,江山平教授做了很多的工作,我们发现它作用的位点是在这个是3Clpro的(SARS-COV-2)部位,它的作用位点,那么在照以前也做了一下血浆的浓度,采用毫克,实际上毫克的磷酸氯合就等于毫克的氯喹,那么观察以后用~10天血浆的浓度,低脂的浓度,实际上它的浓度这也就一点几不到二,真正的中毒的毒性起码在5以上。
新英格兰年的是差不多要到十几了,不可能达到那么高浓度。那么一测了以后,因为磷酸氯喹它的半衰期很长60天,所以安全问题,他一测了以后还是有所下降,这个是他们做,而且浓度1.13左右,EC50对COVID-19就已经有效了。
所以有这么一个做基础研究前提,就在广东做了一个比较大的实验,这个是一共是三四百人。那么一组是用磷酸氯喹,实际上氯喹是,一天一次或者1天2次,一共10天,这样的一个情况。那么这个结果是看出来,确实在早期的使用的话,确实是能够比常规的治疗病毒转阴的时间是中位数,可以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差异。那么临床症状有一些,但是并不是很明显,但是转阴的时间是非常肯定的。所以他在正规的剂量,后来因为很多的文章,包括武汉也有说有毒性,这个是追溯到过去的结果,但是发现这个毒气后来有在我们的诊疗方案里头提到可以减半剂量,不管减半剂量或者是正常剂量都是有效。
所以我们到现在为止,我们在美国还有巴西说用这些药,特别是羟氯喹的死亡率明显增高,我们对这个看法是不同意的,我们尽量认真的特别是医院,做了认真的观察以后,确实发现它是有效的。所以这个磷酸氯喹因为后来没有病人了,我没办法继续做,我们并不担心它的毒性,对这些病人基本上没有看到的QT的问题,QT延长以及心传导功能的障碍,所以它有效性安全性有一个初步的证据,是应该考虑有效。
因为磷酸氯奎已经在年已经开始有人做了,而不是说羟氯喹,羟氯喹没有人做,所以这是看起来是一个抗疫中可以考虑高性价比的一个治疗方案,当然我们后来就没有病人了,所以没有办法做。这是第二。
第三就是一些中药,中药现在很多,我们只做了两个三个,那么在大量的筛选的基础上,一个是莲花清瘟,一个是血必净,还有六神丸,也做了一些,那么我们开始一定要有种子,就是说冠状病毒包括从上呼吸道分离出来的,血跟尿分离出来的,也做了一个非转基因型的小鼠,就是用腺病毒作为一个载体,完了引入ACE2,也造成了小鼠的模型,它产生肺部的新冠的炎症,但全身还不是很明显,所以它作为一个药物的筛选还是有帮助的,新小鼠的模型。
那么这个做的结果是这样,发现比如莲花清瘟胶囊,特别是刚才我讲到里头有一个成分是连翘,那么看起来它的抗病毒的作用是有,但是不是说它需要比较高的浓度,但是他抗炎的作用是肯定的,有一个剂量依存的关系。所以因为有这样的一个动物实验的结果,就做了一个临床的实验,像比较大的临床实验。那么临床实验是发现了他有比较高的,主要还是指的普通型有比较显著较高的治愈率以及症状的消失率,它的CT的改善也有肯定的效果,那么但是在核酸的转阴率里头没有显著差异,两组之间。
所以这个文章最后的结论就是刚才讲的这几个是有关系的。根据他所以莲花清瘟胶囊可以作为新冠肺炎的普通型的治疗办法之一,但是你要做大量的实验,在国外,现在可能在意大利有些正在开展这样的实验,血必净还没有总结出来,因为分组当时有问题。
好,第四个就是关于恢复期的血浆,我们知道恢复期的血浆已经做了很长,特别北京做了很多也有很好的经验,但是资料还没总结出来,我看到的最后一个是武汉的资料他专门发表,但作为整个来说,康复期的血浆治疗的话,从总体来说还没有达到显著性,但是对于重症的患者是有肯定效果,而对危重症的患者效果不大,这是一个看法。
那么当然康复期的血浆还是有它的局限性,所以现在比较重视的是人的单克隆抗体,人的单克隆抗体也就是说康复期的血浆里头找出一些高的具有对抗,特别是RBD受体结合区域这个能够结合的抗体的含有这些B细胞,所以这个方法我就不相信,这个是谢小亮教授他们开展的。
康复期的病人分泌出了B细胞以后,采用磁珠分选的办法能分离出B细胞以后它含有抗体的,那么其中有的没有高通量测序以后了解到的表达,那么最后就选出了一些高表达的B细胞单克隆抗体,而这些单克隆目的就进一步采用扩增的方法来扩充单克隆抗体,那么有的人就可以产生很好的效果,这个是其中的一个叫做BD-。
那么对这个是受体的结合区域,它上头(upon)有一个下边有三个结合的部位,那么看起来它的结合不错,所以现在从我们国家也采用了双(两)个,一个的话它不单是有比较好的预防作用,当然没人用血浆来做预防,而抗体做预防,那么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特朗普这一次有可能我看这么多方法有的什么都用,但是这个抗体它是双元性的抗体,这个抗体可能对它是早期是起了作用,我们也在中国也做了,现在做了是两个,一个是BD-,一个是BD-,这两个抗体都有很好的作用,所以它能够避免诱导产生的免疫逃逸。那么这个来说现在已经上了一期临床,所以中国也基本上是同步的。
第四个就是,第五个就是重组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淋巴细胞减少症的应用,从个病人可以观察到白细胞就整个从入院到出院或者死亡,白细胞持续的后来一直在增高的话,大部分病人死亡,淋巴细胞持续的下降,一直下降,大部分病人都死亡。当然还有一个很有意思,就是嗜酸性细胞,嗜酸细胞越高的话,病人的愈后就越好,这个需要更多的研究,所以说明一个问题,淋巴细胞技术比较正常的话,存活率比较高,要是比较低的话存活率就很低。所以这个才就在这个实验里头,以前治疗风湿的采用重组的粒细胞及集落细胞刺激因子来进行治疗,这个是个病人来进行治疗,凡是低于或者等于的都进入炎治疗的结果。
那么我们看看这个结果,从总的来说等于低于,两个组比较,每一组,那么最后结果就是对于他的疗效来看起来,淋巴细胞的数量还是有增高的,但是没有达到显著性0.06。但是对于一组他的淋巴细胞低于或者等于的话,它有明显的疗效,而且对它的死亡这两个病人,两组病人的死亡也是有效果,一组是只有两个死亡,另外一个是15个死亡。所以它的作用除了提高CD8以外,很重要是提高naturalkillercell(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
当然它早期两三天的话白细胞也增高,但是很快下降,所以这个不失作为一个特别是白细胞淋巴细胞低的,作为一个治疗的方法,这是一个看法。
那么第六,还有一个是氢氧混合气的吸入,我觉得很遗憾这个工作是在大量的生产,是在中期,我们病情的中期,一开展要实验的话,病人明显的减少,所以这个实验做的并不是说特别理想,但不管怎么说,它是采用一个水,通过一个电解的槽,把它变成氢气加氧气,66.6%的氢气跟33.3%氧气。氢气我们知道在潜水员里头在潜水艇上用,那么我们观察它的他在治疗里头对他的呼吸咳嗽的症状,呼吸困难以及氧合的情况是有改善的,这是一个,对他的住院的出院的时间也是有改善,这两个研究我觉得相对来说粗糙一些,需要我们更多的实验来证明。不过氢氧混合气作为一个减少气道的阻力,这一方面可能比氦氧更好。
那么抗凝治疗我们知道在我们武汉也做的很多的研究,这个是中国研究更多在国外更加重视,那么这个资料这些在国外发表具体中国人的名字我还真不找不出,还没对上。
例做这些常规的检查,结果发现深静脉血栓达到46%都是比较重的病人,所以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它的指标是什么?一个是D二聚体是非常明显的,另外包括PT或者APTT也有高,但是不是很规律的很高。所以D二聚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说明这个是高龄状态,这个是很重要的。合并跟不合并的深部静脉血栓的话,它两个是病死率差别是很大的。
那么这个是在国外的一个资料,我们的综合的资料,凡是在预防性的使用抗凝,能够明显的改善它的存活率,这是一个看法。所以我们的研究结果这个名我还真不知道是谁,因为真来不及,因为中文是哪个是谁我还不太清楚。但是凡是发现这个脓毒血症导致的高凝血症的这种情况,使用预防性的肝素自己治疗的话是有肯定效果的,凡是第二聚体高于6倍的重症的话,这6倍8倍都有明显的改善存活率的作用。
那么最后一个是疫苗研发,现在对这个问题还是有一些国家还在吵,但实际上已经是证明了自然免疫NaturalImmunity这个是不现实不科学、不人道,不详细讲,现在主要是大规模的疫苗接种,这个我们已经是有在中国已经有5种进入了一二期临床,那么这是我们没有办法在中国做,这是一个最大的遗憾,也是一个好处,我们没有。但是我们已经有了很多的合作方,其他的合作都做得很好,巴西有一个问题,总统说不要中国的,但是有一个州说一定要中国的,据说还在进行,现在正在进行,总的来说比较顺利,这是三期5个,一二期的有7个,一期的还有4个,那么我们中国还有三十几个还是进行研发,我是非常赞成来进行,因为我5种类型不知道哪一个好,现在还不知道。
好,我的简单的情况就讲到这些,那么我要感谢我们的研究所,还有中大附二院、附五院、医院、医院、医院等等给我的资料。好,谢谢大家。
青年珠江学者,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关伟杰做了题为《氢氧气用于呼吸道疾病研究结果分享》的汇报,重点介绍了上海潓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潓美氢氧气雾化机,作为国家创新三类医疗器械,在治疗慢阻肺、新冠肺炎等疾病的作用,以及相关的双盲对照试验结果。
以下为视频文字版:
(向上滑动观看)
大家好,我是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关伟杰,今天非常高兴给各位同行分享氢氧混合气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研究结果。本次这卫星会提供分享结果的,是上海潓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潓美氢氧气雾化机已经获得国家创新三类医疗器械批准。
那么我们首先今天来介绍一下氢气的生物学效应。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最早已经国外有学者在science上面发表论文,当时我提到过正常人连续呼吸高压的氢气,可能会对皮肤的鳞状细胞有一定治疗效应,真正的研究属于一个在7年日本医科大学教授研究组在NatureMedicine上面研究报道,直接证实给动物吸入2%的氢气,能够有效清除治疗自由基,而且显着改善动物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自此以后,氢气的研究在国际医学上面引起了一股热潮。那么,多数的研究者首先对于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也是会存有一定的顾虑。那么所以我们首先就先来介绍一下氢气的安全性。其实一开始氢气是用于潜水员潜水长时间吸的,治疗以后是能够明显的对正常人没有产生任何的不良影响。事实上我们肠道大肠里面的细菌也会产生一定量的氢气。欧盟等等的地区也会推荐氢气甚至可以作为某一些食品的添加剂。那么既往也有研究,确实特别是早期,特别是潜水医学也正是在高压,而且正常人14天吸入氢气以后,是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所以氢气吸入的安全性是可以得到保障。
我们仅仅安全还是不够,氢气有什么生物学的机制,总结主要是4个方面,包括对羟自由基的清除功能,包括过氧亚硝基的清除功能,对一些基因的表达也具有调节作用,然后对于某些通路激活也是有调节作用。简单的来说,从7年NatureMedicine文章发表作为标记,到我现在其实在各个系统,咱们也能够在幻灯片的中间看到,respiratorysystem就是呼吸系统里面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数量,特别是氢气对于癌症,像一些代谢性的疾病,其实研究目前来说真的不少。那么从各个方面提示氢气对于人体各种疾病都可能具有一定的潜在治疗效应。
那么基于上述的研究发现有学者提出,因为既往的研究主要其实还是针对肿瘤以及系统疾病为主的,但是对呼吸疾病的研究有一定的数量。不过也还不够深入。在这个基础上面我们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的部分的主要研究者,曾经开展过专门给小鼠进行慢阻肺模型的建模以后,给氢气吸入干预,那么其中这个基础研究就对慢阻肺模型的小鼠给予氢气吸入以后,同时在体外给双氧水去处理气道上皮的细胞。
那么通过这样子对照来评估,包括一些气道灌洗液里面的炎症因子,肺的病理表达,病理变化等等。那么研究发现吸烟组确实能够引起明显很强烈的气道炎症,以及损坏肺功能。但是重要的是既有抽烟又给氢气干预的治疗组,能够显著的改善小鼠的肺功能指标。而在治疗第90天,氢气吸入的话还很重要,能够降低小鼠的肺气肿程度,也就是说减轻他的动态过度充气,让大家都知道慢阻肺的突出来的病理生理改变的过度充气,这一点是可以通过他的病理学改变上面,就肺气肿的程度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
那么治疗组经过氢气治疗以后,肺气肿的程度通过病理学的评价,是跟对照组就是control是接近的。那么所以提示氢气强有力的干预,同时对气道重塑,在目前的幻灯片最右边的图也是能够清晰的展现出来。干预组织相对吸烟小组来说是得到明显的缓解。
同样,灌洗液里面的炎症因子水平,治疗组织相对于单纯吸烟组来说是明显得到抑制的,这也提示了氢气干预能够有效的缓解气道炎症。
此外,氢气本身它的作用的靶点就在于节看过度自由去激活,那么这个研究也进一步的证实氢气治疗能对于这一个暴露在过双氧水就是过氧化氢处理的气道上皮细胞里面具有很强的拮抗就是自由基生成的作用。所以大家也能看到了,给予氢气治疗了以后,显著的减少了气道炎症因子的分泌,而往往像白介素6个和白介素8的分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面也是跟气道氧化应急水平密切相关。所以炎症因子分泌减少,你从另外一个侧面提示氧化应激很可能得到大幅度的缓解。
那么这一个研究也进一步验证了包括一些激酶的通路,还有经典的NF-kB炎症通路。在吸烟了以后,能够引起的氧化应激,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经典的通路机,但是给予了氢气干预以后,炎症通路能够得到明显的抑制。
从另外第二个侧面支持了我们刚才提到,所以整个基础研究它的主要结论在于提示吸入高浓度的氢气,对于吸烟导致小鼠肺功能下降,肺气肿小气道的重构都有很明显的改善作用,而且氢气保护作用跟他的具有抗炎抗氧化,以及对一些经典的炎症通路,像NF-kB信号转导通路抑制的都有一定的关系的。
那么其实对于刚才的是直接跟慢阻肺的模型介绍有关的,其实此最近也有一些比如说观察吸入氢气,对于一些肺癌的体外模型,包括有研究就发现抑制染色体的蛋白维持结构,表达去抑制肺癌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像这些研究也提到过,所以氢气的治疗的不单只是有我们常规的抗氧化,它还能够影响基因组的稳定性,通过影响转录水平,能够在体外抑制肿瘤细胞,当然最后能否在人体里面以同样的机理抑制肿瘤,从而成为今后的潜在治疗方案呢也需要有人体的严格的随机双盲对照实验来进行这种验证。
比较有趣的,大家也知道了,空气污染在我国的不同的污染物来自于各种途径的这些来源的,所以大气污染一直对于呼吸道的影响,也是咱们人民群众还都是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