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月29日24时,国家卫生健康委收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新增确诊病例例(西藏首例确诊病例),新增重症病例例,新增死亡病例38例(湖北37例、四川1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1例,新增疑似病例例。
现有确诊病例例,重症病例例,累计死亡病例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例,共有疑似病例例。
目前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人,当日解除医学观察人,共有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面对此次疫情,西医目前没有研究出来特效药,而我们除了日常的戴口罩,勤洗手,不要去人多的地方等防护措施外。还有其他的办法吗?中医怎么看待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有没有办法可以解决呢?
文末高能:3个预防处方+1个防疫中药香囊
看权威发布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23日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细化了中医治疗的相关内容,明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病位在肺,基本病机特点为“湿、热、毒、瘀”。
各地可根据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参照该方案进行辨证论治。《方案》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分四期治疗:初期(寒湿郁肺)、中期(疫毒闭肺)、重症期(内外闭脱)、恢复期(肺脾气虚),具体如下:
注意:该方案仅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诊疗,不可用于疾病预防。
预防疫肺方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加快蔓延的严重形势,广西中医药学会会长、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广西中医药大学校长唐农在自治区中管理局委托下组织有关专家反复研究、并参考了大量在武汉疫区一线帮助防治新冠肺炎归来的专家所提供的第一手资料制定出“预防疫肺方”。
“预防疫肺方”分“预防疫肺方1”和“预防疫肺方2”目前广西中医院已在唐农校长亲自指导、部署下煎煮“预防疫肺方”,包括治未病中心在内的许多科室都可以通过挂号开取,目前深受广大医务人员和社会各界群众欢迎。
成人预防处方
儿童预防处方
防疫中药香囊
在我国,中药香囊防病治病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种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也是中医治未病的一种特色疗法。
香囊的由来可谓历史悠久,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熏燎、艾蒸和酿制香酒的记载,至周代就有了佩带香囊、沐浴兰汤的习俗。春秋战国时期有佩戴芳香性植物以防秽避邪的记载。先秦时期,香囊已成为人们随身携带或悬挂于幔帐的重要饰物。清代有用中药香囊佩戴胸前预防四时感冒、瘟疫等的记载。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香囊里就发现了辛夷、肉桂、花椒、佩兰、高良姜等多种香料。至今,民间仍有“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的风俗。
中药香囊功效:
香囊里芳香性中药的挥发性气味通过口鼻黏膜、肌肤毛窍、经络穴位,经气血经脉的循行而遍布全身,以芳香辟秽、祛邪解毒、提升正气。并且能刺激人体呼吸道黏膜产生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这种抗体对病毒和细菌有较强的杀灭效果,因而对预防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特别是对流感的预防有着非常独特的作用。
针对此次来势汹汹的疫情:
主要考虑为正气不足,感受寒湿疫毒邪气有关,结合地方气候特点精心制作防疫中药香囊,主要由藿香、佩兰、荆芥、石菖蒲、苏叶、桂枝等药物组成,方中具有芳香辟秽、祛邪解毒、散寒祛湿、提升正气等作用。
防疫中药香囊
组成:佩兰、荆芥、石菖蒲、苏叶、桂枝等。
功效:芳香辟秽、祛邪解毒、散寒祛湿、补气助阳。
用法:每天挂前胸佩带,闲时或每3小时置于鼻前闻香,晚上睡觉时放置枕边;亦可放置在家里或悬挂于车里。中药内芯每半个月更换一次,以保持药效。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
每个人体质各异
个性化预防处方更适合
在特殊时期怎么能更好的解决
详细可咨询
广西中医院治未病中心
(B座北区四楼)
可通过加入群进行相关咨询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