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ldquo一张网rdquo,

杨爷爷今年95岁了,平时身体很健朗,是亲戚朋友眼中的寿星。可是在三个月前,老寿星的腿突然就走不了路了,医院都建议他截肢。杨爷爷和家人找医院血管外科王晓栋主任,在他的血管里植入了“一张网”,杨爷爷的腿保住了。

杨爷爷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一点也不耳背而且眼睛还特别亮,记性也特别好,能清楚记得什么时候该吃什么药,难能可贵的是,他每天能够坚持走路锻炼、串门聊天。不过毕竟是年纪大的人了,杨爷爷患有“冠心病、心功能不全、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多种疾病,而且还是一个有60余年烟龄的“老烟民”。

可是从今年的六月开始,杨爷爷感觉自己的腿不像是自己的腿了:原本自己能轻松走到老伙伴那里侃大山的,可最近突然双腿就跟不上自己的节奏了,走个二三十米就得停下来休息一段时间,才能继续走。杨爷爷开始也没太当回事,心想年纪大了谁没个腰腿痛的,谁知腿痛越来越严重,连晚上睡觉的时候也很痛,常常彻夜难眠。到了八月,竟然又出现了脚趾头溃烂发黑,苦不堪言。家人知道后都十分担忧,带医院。接诊的医生鉴于杨爷爷已经95岁高龄,高血压、冠心病这类的合并疾病又多,均表示没有好办法解决,建议截肢。

这可如何是好?儿孙们心急如焚。经过一番打听,他们慕名来医院血管外科专家门诊,找到了王晓栋主任。王晓栋主任通过详细了解杨爷爷的病情并结合相关检查,明确他得的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目前病变广泛且严重(TASC-D型)。如果不能及时开通病变血管重建患肢血供,截肢将无法避免。综合考虑杨爷爷的病情、高龄、基础疾病及全身情况,决定在局麻下实施微创腔内介入治疗挽救已严重缺血的肢体。

王晓栋主任给杨爷爷和他的家人具体讲解了手术的原理。他介绍,介入手术中植入的血管支架就好比是一张圆筒状的网,在闭合的时候放入堵塞的股动脉中,然后撑开,股动脉的通路就打开了,血流就能过去了,双腿的缺血症状就能得到改善。

手术前,血管外科团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了充分评估、完善各项准备工作。手术当日,局麻下超声精确定位建立双侧股动脉入路,DSA下采用“kissing对吻支架”等技术成功开通闭塞的血管、重建了血供。整个手术过程耗时不到2个小时,仅在双侧大腿根皮肤上留下两个“米粒”大的穿刺点。

手术后,因为血管都通畅了,杨爷爷感到双腿变暖和了、疼痛也缓解了。第2天,他就下地活动了,第3天就康复出院了。出院的当天,杨爷爷像小孩子一样开心,他由衷地感谢王晓栋主任:“我的腿不痛了,又能走了!我又可以去找老伙伴侃大山了!以后睡觉就安稳了!”

医院血管外科主任王晓栋提醒,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仅次于冠心病和脑卒中的第三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由于动脉硬化造成的下肢供血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病变肢体血液供应不足,引起下肢间歇性跛行、皮温降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疼痛、乃至发生溃疡或坏死等临床表现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常为全身性动脉硬化血管病变在下肢动脉的表现。

ASO一旦进展到缺血性静息痛(即患肢在静息状态下出现持续性疼痛),预示肢体存在缺血坏死风险。文中提到的杨爷爷具备了ASO发病的多种危险因素:吸烟、动脉硬化、高龄、高血压,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炎性指标等等。

患者如果出现上述临床表现,应及时到血管外科进一步诊治,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获得更好的疗效及预后,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那么如何预防呢?

该病的预防主要在于严格控制动脉粥样的硬化的危险因素,如严格监测、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严格戒烟,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降低下肢动脉硬塞症的发生率,并预防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1.对存在上述一个或数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和诊治可能存在的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

2.对于已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应早期加强锻炼、严格用药,并加强足部护理,避免皮肤破损及外伤等,以防病情加重。

3.对于已行手术或治疗的患者,上述预防措施仍需坚持应用,以预防手术部位血管再狭窄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动脉发生病变。

来源:血管外科作者:严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ns.com/wadzz/117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