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是什么?
肺结节即小的类圆形、局灶性、影像学可见密度增高的阴影,可单发或多发,不伴肺不张、肺门肿大和胸腔积液。其中孤立性肺结节则为单个、边界清楚、密度增高、直径≤3cm且周围被含气肺组织包绕的软组织影。不同于肺结节,局部病灶直径3cm者则称为肺肿块,肺癌的可能性相对较大。而对于多发性、弥漫性的肺部结节,普遍认为>10个的多发性结节,多可变现出临床症状,由活动性感染或其他组织器官恶性肿瘤转移所造成,其为原发性肺癌的可能性相对降低。因此肺结节即为一类疾病,并不单指肺癌。
肺结节是肺癌的前期征兆吗?
肺部结节这一称呼包含了多种疾病,二者并不能完全划等号。从肺结节发展成肺癌,往往有以下几点高危因素的影响:
1、结节越大恶性可能越大。
2、结节长得越“古怪”恶性可能越大,比如有分叶、毛刺、胸膜牵拉、含气细支气管征和小泡征、偏心厚壁空洞等。3、结节位于上叶,尤其是右肺上叶。
4、结节增长速度快,恶性可能越大。
5、患有肺气肿、肺纤维化,年龄越大,有肺癌家族史、吸烟史或正在吸烟、接触二手烟史,恶性可能性更大。
6、女性比男性在磨玻璃结节中有更高的恶性风险。
发现“肺小节”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如果在门诊就诊、体检或常规检查胸部CT时发现了肺部结节,首先建议患者就诊于呼吸专科,不可盲目网络搜索或病急乱投医,更不可讳疾忌医。结果反而耽误病情。通过与医生详细交流病情,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了解结节的密度、大小、结合自身家族史、个人史等,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肺部结节为什么需要定期复诊呢?
定期随访比较肺结节的外部结构和内部特征,对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而肺结节在随访中有以下变化时,多考虑为恶性:
1、直径增大,倍增时间符合肿瘤生长规律。
2、病灶稳定或增大,并出现实性成分。
3、病灶缩小,但出现实性成分或其中实性成分增加。
4、血管生成符合恶性肺结节规律。
5、出现分叶、毛刺和或胸膜凹陷征。
肺部结节需要怎样随访?
哪些人更容易出现恶性的肺结节呢?
在我国肺癌高危人群定义为年龄≥4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1)吸烟≥20包年(或年支),或曾经吸烟≥20包年(或年支),戒烟时间15年;(2)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3)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4)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因此,这些人群肺结节恶性的可能性也相对较高。
如何判断肺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
结合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无吸烟史,有害气体接触史,家族有无恶性肿瘤疾病史。以及发现的肺结节大小、形态、伴行血管的丰富程度等。
1、结节越大恶性可能越大。
2、结节长得越“古怪”,恶性可能越大,比如有分叶、毛刺、胸膜牵拉、含气细支气管征和小泡征、偏心厚壁空洞等。
3、结节位于上叶,尤其是右肺上叶。
4、结节增长速度快,恶性可能越大。
5、患有肺气肿、肺纤维化,年龄越大,有肺癌家族史、吸烟史或正在吸烟、接触二手烟史,恶性可能性更大。
6、女性比男性在磨玻璃结节中有更高的恶性风险。
用CT作为肺部疾病筛查合不合适?
与胸片相比,胸部CT扫描可提供更多关于肺结节位置、大小、形态、密度、边缘及内部特征等信息。更建议肺结节患者行胸部CT检查(结节处行病灶薄层扫描),以便更好地显示肺结节的特征。薄层(≤lmm层厚)的胸部CT也可更好地评价肺结节的形态特征。分析肿瘤体积可科学地监测肿瘤生长。
20世纪80年代晚期,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thenationalradiologiealprotectionboard,NRPB)在英国进行了一项CT应用调查,研究了5个厂家生产的24种CT机及17个扫描方案,发现CT检查仅为所有X线检查项目的2%,90年代,出现了螺旋CT,由于其容积扫描方式,已经使辐射剂量明显降低。并且人们对肺癌早期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