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酒报》记者徐菲远
国际葡萄酒与烈酒研究机构IWSR的最新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在大多数市场消费者选择居家饮酒,但中国是例外。新冠疫情的限制解除后,外出意愿明显增强,中国成为最爱在即饮渠道消费的国家之一。
酒类消费占比下降
IWSR对中国内地、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法国、德国、印度、意大利、日本、墨西哥、荷兰、波兰、南非、西班牙、中国台湾、英国和美国等17个主要市场进行的第二轮消费者晴雨表价格敏感度追踪(基于年2月进行的消费者调查)结果显示,酒类在消费者钱包中的份额正在下降。
随着消费者在肉类、鱼类、家禽和清洁产品等必需品上的支出增加,他们在不断削减酒类支出。这一趋势在英国最为明显,该国的通胀率一直在以两位数的速度上升,但在德国和澳大利亚也很明显。在法国和加拿大等国家也存在节制消费或经济压力,“不买酒”被发现是第二流行的省钱策略。
尽管许多市场的酒精饮料支出正在下降,但消费者对财务状况和未来的信心比年更加乐观。在欧洲尤其如此,在经历了年底的低点之后,欧洲消费者的信心出现了改善的迹象。
高端化依然存在,但对价格预期分化
在许多市场,高端消费行为仍在继续,但增长速度比以前更为温和。某些品类的高端化在总体消费情绪更为积极的市场表现得最为强劲,比如中国的香槟消费,以及美国和墨西哥的龙舌兰/梅斯卡尔(tequila/mezcal)消费。
大多数酒类,尤其是烈性酒的可接受价格上限有所提高,许多酒类的可接受价格范围有所扩大(上下都有)。大多数威士忌,以及金酒、伏特加、预调酒、蒸馏酒和起泡酒等品类的价格上限都有所提高。对于某些市场的特定品类,价格下限低于之前(基于年10月进行的消费者调查),例如啤酒、香槟、静止葡萄酒、伏特加和爱尔兰威士忌。
品类消费势头冷热不均
随着消费者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