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记者陈燕燕通讯员林浩
前言
白露刚过,正是吃龙眼的好时节。最近,1岁的莆田男童小武(化名)抓起一颗龙眼就啃,遭家人喝止后,他一口咬碎龙眼核,吞了下去,家人却不知晓。次日,他喘不过气,被送到省妇幼保健院抢救,医生发现,他已引发急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住院3天才恢复。医生提醒,最近青枣等带核的水果大量上市,家长应警惕。
医生将纤维支气管镜探入小武的支气管,发现了小半颗龙眼核
孩子气喘咳嗽像哮喘
小武一家是莆田人,住在闽侯上街,9月10日晚,医院时,已是深夜10时许。医生一看,他的喉咙很红,气喘得厉害,偶尔轻咳几声,却吐不出痰,心跳也快。医生反复追问,“有没被东西呛到?”妈妈直摇头,但小武还是喘得厉害。
医生挺纳闷,小武的症状很像哮喘,但他不是过敏体质,也没有哮喘病史。再仔细听诊,小武的双肺呼吸音不对称,左侧呼吸音减低,胸片报告显示,双肺纹理增多、左肺气肿。
取出的龙眼核不大,但边角很尖锐,如果长时间堵住气道,很危险医生推断,很可能是呼吸道有异物。次日,翁斌医生将纤维支气管镜探入小武的支气管,王世彪持异物钳,他们只花了5分钟,就夹出一小颗龙眼核,仅0.5×0.5厘米,小武的呼吸才顺畅。
这时,妈妈才想起,白露过后,阿姨从莆田老家送来了新鲜的龙眼,随手摆在桌上,小武嘴馋,抓起一颗,用仅有的4颗门牙啃,阿姨怕他噎着,想拿走龙眼,小武闪开了,阿姨一急,强行夺走龙眼。不料,小武受惊吓后被呛,猛咳一阵,吐出一团龙眼肉,残缺的龙眼核滚到桌下,家人并未在意。次日,小武突然喘不过气,家人才发觉不对劲。
曾有闽侯男孩误吞钉子身亡
“近1个月已抢救3起!”该院儿童重症医学科主任王世彪说,小武吞下的龙眼核不大,但边角很尖锐,如果长时间堵住气道,很危险。
类似的案例,海都报曾多次报道:去年3月,1岁的福州男孩吃大黑枣,枣核横卡在喉咙,将食道刺破,医院抢救;去年1月,6岁的龙岩女孩误吞4颗枣核,致肠穿孔,险些丧命;5岁的南平男孩腹疼两年,今年1月,医院被查出腹中藏着11颗杨梅核,只得切了约30厘米长的小肠。
他强调,被零食呛咳的幼童,大多在3岁以下,常误吞甘蔗渣、光饼、核桃……曾有个闽侯男孩吞下一根带螺帽的钉子,卡在喉咙造成窒息,事发后1小时才送医,多脏器出现衰竭,无法救治。
为此,家长尽量不要给幼童吃花生、瓜子、黄豆等颗粒性食物,以免被吸入气管、支气管,引发窒息。大米、豆类、药品等小、硬的食物,要尽量藏在小孩够不到的地方。此外,孩子吃东西时,家长不要逗、吓唬他们,避免打闹嬉戏、哭喊。“2分钟可能夺命!”王主任说,孩子吸入异物后,易被当成重症肺炎。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反复咳嗽,发出吹哨子一样的哮鸣音,病情反复时,应追问小孩是否吞下异物,并及时就医拍CT、胸片。年龄越小的孩子,缺氧耐受力越差,两三分钟就可能引起心脏呼吸骤停,要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先拍背,使卡在气道内的异物松动,再做胸部冲击,产生气流,把异物冲出。
1岁以下的婴儿和幼儿,急救手法还得注意部位、力度,避免对孩子的脏器、肋骨造成损伤。心脏骤停4分钟内,采取正确的心肺复苏术,有50%存活率,超过10分钟,存活可能性几乎为零。
大家都在看
●吃得少还胖,别怪体质!看完图就明白,这些年的肉都是从哪来的了
●“秋果之王”,每天吃几粒,腰好腿好血管好!
●肝不好的人,眼睛会出卖你,快看看你有这些信号吗?
海峡都市报社新媒体生活部出品
值班编辑:小渔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