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透药仪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例疗效观察及护理
王晓梅,医院,《吉林大学》年7月第29卷第14期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四季均可发生。我院年共收治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年1月~年12月,共有例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患儿来我院治疗,随机分为2组,一组是对照组例,其中男性占72.7%,二组超声电导组例,其中男性占67.8%,平均年龄是8个月左右。通过临床症状、肺部听诊、实验室检查、放射线检查等诊断为支气管肺炎。
1.2治疗方法
1.2.1一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瀞静脉滴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口服对症药物(退热、止咳化痰药等),必要时给予超声雾化吸入。
1.2.2二组(超声透药组)除采用上述一组常规治疗方法外,同时采用超声波透药仪物理治疗的方法。
1.23具体操作方法为使用超声波透药仪,接通电源,调整好仪器,然后将耦合贴片贴敷在两侧肩胛下区或两侧肺腧穴、两侧腋下区均可,然后用约束带固定好治疗部位,治疗结束后取下约束带及治疗头。
2结果
2.1对照组:例,(6±1.5)d后咳喘症状消失,(4±1.0)d后肺部罗音消失,(5±20)d后x线阴影消失,共住院(8±2.0)d。
2.2超声电导组:例,(3±1.0)d后咳喘症状消失,(3±1.5)d后肺部罗音消失,(4±1.0)d后x线阴影消失,共住院(6±1.5)d。
3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热情、亲切地与患儿交流,耐心、细致地关心他们,使他们对护理人员产生亲近感,容易接受,使患儿保持良好的心情,主动、安心地接受治疗与护理。加强基础护理保持病房环境安静、舒适,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做好病室的换气通风工作,尽量使患儿安静。每日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给予高热量,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多饮水。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患儿口鼻分泌物,经常协助患儿翻身,并轻拍背部,边拍边鼓励其咳嗽,以利痰液的咳出。治疗前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如发热、咳嗽、呼吸及肺部罗音情况根据患儿个人资料初步制定护理计划,根据护理诊断采取护理措施并向患儿家长做好健康宣教,同时向患儿家长讲解疾病有关知识,指导其合理喂养,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开展户外活动,进行体育锻炼,尤其加强呼吸运动锻炼,以改善呼吸功能。易患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在寒冷的季节或气温骤降时,应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并定期做健康检查。叮嘱患儿家长按照治疗护理计划予以配合,治疗结束后及时对治疗效果作出评估,随时调整治疗、护理措施,同时应当对患儿家长有针对性的进行行为方式、生活习惯、饮食的指导。例如避免交叉感染、注意室内空气的流通,室温在18-20℃为宜,保持适宜的湿度60%,以防止呼吸道分泌物黏稠不易咳出,增加通气功能障碍,对重症患儿还应注意局部呼吸道湿化并及时清除呼吸道分祕物,保证患儿充分的睡眠与休息,给予高营养、易消化、富有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在采用超声波透药仪物理方法治疗及护理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患儿临床症状都很快明显好转而痊愈出院。通过临床实际观察证明,超声透药治疗各种小儿支气管肺炎尤其是迁延性肺炎疗效显著,它大大缩短了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时间,从而节约了住院费用,减轻了患儿及家长的痛苦和压力,该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无创靶向给药开创了药物治疗的革命性突破。
4讨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生。1岁以内发病率占80%,尤其在我国北方,春冬寒冷季节气候骤变时,发病率极高。营养不良、佝偻病和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合并肺炎时,不仅病情重,而且往往迁延不愈,严重威胁小儿健康,给患儿及其家属造成极大痛苦和精神压力。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病因多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向下蔓延所致,或继发于麻疹、百日咳等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亦可经淋巴或血行侵入肺部。常见的病原体为细菌和病毒,细菌以肺炎双球菌最为多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B型流感杆菌、大肠杆菌和副大肠杆菌亦较常见。病毒以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为多见。本病常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即所谓“混合性感染”。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菌群失调,由耐药菌株如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真菌所致的肺炎也日渐增多,这些都给临床治疗带来许多困难。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病理主要以肺泡炎症为主,支气管壁与肺泡间质炎性病变较轻。肺泡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壁水肿,肺泡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红细胞、纤维素渗出液及细菌。炎症通过肺泡间通道和细支气管向邻近组织蔓延,呈小片状的灶性炎症,小病灶可互相融合扩大。当小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发生炎症时,管腔更加狭窄导致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引起肺气肿或肺不张。病毒性肺炎时,支气管和毛细支气管壁及肺泡间隔均有水肿,管壁内有粘液及被破坏的细胞堆积。肺泡及肺泡导管、间质可见单核细胞浸润。小儿支气管肺炎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年长儿患肺炎并发症较少,预后好,婴幼儿则病死率较高。在营养不良、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结核病、麻疹、百日咳的基础上并发肺炎,则预后较差。病原体方面,肺炎双球菌对青霉素敏感,此类型肺炎预后良好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并发症多,病程迁延,预后较差。腺病毒肺炎病情较重,病死率也较高。支原体肺炎病情轻重不一,自然病程虽较长,但多能自然痊愈。重症肺炎预后亦较差。
我院在治疗支气管肺炎时,结合了超声波透药仪物理治疗的方法,比传统的单纯静脉给药缩短了病程。
超声波透药仪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致孔、超声空化等高端物理手段,在皮肤、组织和细胞膜之间形成特定的人工生物通道,再通过超声波对流运转、辐射压等功能的强力驱动作用,使药物沿人工生物通道直接进入病变的器官和组织,并在局部迅速形成高浓度浸润区,促进药物向细胞内运转,直接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这一手段被医药界称为第三代给药方法。它的优势是给药速度快,药物直达病变组织,并形成药物高浓度区,促进药物向细胞内转运,提高生物利用度,减少药物用量,无药物到达靶组织前的损失,药物不经过全身血循环,有效避免全身不良反应,药效维持时间长,适合药物范围大,无交叉感染、无创伤、无痛苦,使用方便。
版权声明
尊重知识与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