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洛市老龄委授予刘林芳等10名同志“商洛十大孝子”荣誉称号,并对他们进行了表彰奖励。
据介绍,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助老传统美德,树立典型,表彰先进,促进全市老龄事业全面健康发展。根据市老龄委《关于开展“商洛十大孝子”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精神,全市各县区认真组织评选,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通过严格审核,逐级申报,宣传公示,推荐产生了一批孝亲敬老先进模范人物。经市老龄委审定,授予刘林芳等10名同志“商洛十大孝子”荣誉称号,并对他们进行了表彰奖励。
市老龄委希望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要以“十大孝子”为榜样,学习他们孝老爱老、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争做传承美德、弘扬正气、构建和谐的模范。
商洛“十大孝子”名单
刘林芳女商州区杨斜镇林华村十四组村民
苏芳珍女商州区金陵寺镇西窑村六组村民
王宝珍女商洛学院教师
杨海涛男洛南县审计局干部
杨柳松男洛南县高耀镇龙河村村民
王发祥男丹凤县龙驹寨街道办冠山村村委会主任
刘爱萍女商南县试马镇社会保障服务站站长
刘昌瑞男山阳县丰阳老年养生公寓院长
刘小娟女镇安县永乐街道办中和村村民
张桂兰女柞水县下梁镇沙坪社区七组居民
“十大孝子”事迹简介
刘林芳,商州区杨斜镇林华村十四组人。二十多年来,她照顾老人无怨无悔,在她心中,照顾老人是她的责任。刘林芳与老人朝夕相处,脸都没红过一次,更没有让老人受过一回气。公公年纪大了,有时候会大小便失禁,把被褥弄脏是常有的事,她二话不说赶紧给换洗,总是把老人的床和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有一年冬天,公公突患急性阑尾炎做了手术,躺在床上不能动,老人想解小便却无法动身,尿憋的不行,身边只有刘林芳一个人在照顾他,又不好意思说出口,一脸的痛苦状,细心的她立刻端起尿盆给老公公接小便,老人感动的热泪直流。公公说:“我能活到93岁,都是儿媳妇照顾得好。这是我们杨家的福气”。在刘林芳的身上,有一种无形的光辉,让人觉着很温暖。她用二十个春夏秋冬,诠释了什么是孝媳、贤妻、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苏芳珍,53岁,商州区金陵寺镇西窑村六组人。年,苏芳珍的婆婆被检查出胃癌晚期,每天农活和家务做完之后,她都要陪伴婆婆拉拉家常,从思想上减轻婆婆负担。晚上等公公和婆婆休息后,她抓紧利用时间将公公婆婆换下来的衣服洗完才休息。婆婆常向邻居们说,她这一辈子有芳珍这样的儿媳,知足了。在苏芳诊精心的护理下,婆婆延长了一年多的生命。送走了婆婆,公公又于年冬天患上了心肌梗塞和前列腺炎等病。公公患病之后,她根据公公的身体状况,制定了一套清淡的饮食饭谱,每隔三天给公公换洗一次衣服,每天睡前给公公洗脚按摩。公公患病到现在己经有17年了,苏芳珍17年如一日,真正做到了无微不至的关爱。
王宝珍,商洛学院物理系讲师,商洛市天健为老服务志愿者协会秘书长。为了帮助学生有更好的社会实践机会,培养他们回报社会的意识,也为了更好地为老人服务,王宝珍多方奔走,在商洛学院和团市委的支持下,于年3月发起出成立了“商洛市天健为老服务志愿者协会”,协会由志愿服务老年人的各界爱心人士组成,是一家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协会通过组织慈善、捐赠等活动,尤其是开展对空巢、孤寡、失能、残障老人的服务行动中,培养青年志愿者服务他人回报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十多年来,王宝珍始终如一地关心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老人,不仅给老人们送去了急需的生活用品,更为老人们送去了温暖和关爱。她经常带领志愿者到商州区板桥敬老院、商洛市百顺山庄老年公寓、东关社区等单位为老人修剪指甲、表演节目,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服务活动,让老人感觉到温暖,她本人也受到老人们好评。
杨海涛,男,年11月出生,洛南县城关街道柏槐社区人,现为洛南县审计局行政股股长。24年来他尽心竭力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父亲,5年来他无微不至地照顾不能言语瘫痪在床的母亲。因母亲年龄大,得病之后,假牙无法使用,加之母亲向来不吃肉类食物,如何增加营养,如何进食成为难题?他就想办法把买来的水果用果汁机炸碎或煮烂让母亲吃,把家人吃的饭多煮一会再让母亲吃,到市场变着花样给母亲买软食让母亲吃。他用善良和孝心为父母的晚年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用实际行动诠释孝道之美,他用无怨无悔的付出赢得了周围人的广泛赞誉。
杨柳松,25岁,洛南县高耀镇龙河村瓜园组人。年,16岁的杨柳松正在上高一,父亲却因病去世。祸不单行,几个月后,母亲患重病不能自理,一个人在家无人照顾,而远嫁他乡的姐姐因家庭琐事也不能经常照顾母亲。这时的杨柳松只能弃学照顾母亲。母亲的病稍好一点之后,迫于生计,他又不得不出去打工维持家里开支。无奈屋漏偏逢连夜雨,母亲的疾病再次发作,严重到再也不能下地,再也没有能力生火做饭,生活完全失去了自理。看到母亲越发糟糕的身体,他急在眼里,疼在心里,毅然离开难求的一份工作,立刻返回母亲身旁,无微不至的照顾自己的母亲。他孝敬母亲的故事像兰草花一样在洛南大地芳香驰名,历久弥香。
王发祥,54岁,中国共产党党员,家住丹凤县龙驹寨街道办冠山村,年当选为冠山村村民委员会主任连任至今。王发祥的父亲在年去世后,年近80岁母亲就一直与他居住,在这二十多年中,母亲的吃喝起居、患病医疗等都由王发祥一人承担,本应兄弟姐妹七人都要分担赡养母亲的义务,但王发祥给兄弟姐妹作劝说工作,他说:“兄弟姐妹居住的比较分散,这样让母亲没固定的居住地,很不利于她的生活和身体健康,我一个人承担赡养母亲的责任,你们多来看看母亲就行了。”这样,母亲在他那儿一住就是二十多年。数十年如一日格尽孝道,侍奉母亲,善待家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百善孝为首”的传统美德。
刘爱萍,48岁,家住商南县城关街道办滨河家园,她于年4月参加工作,先后在金丝峡镇、青山镇、试马镇工作,年5月担任试马镇社会保障服务站站长兼老龄办主任至今。5年来,她用至真至爱的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诠释着什么是孝道、什么是亲情、什么是责任与担当,在悉心照料高龄患病父母日常生活起居的同时,更多的是用博大的爱心温暖着全镇的贫困老人。由于她热爱老龄工作,时刻关心老年人疾苦,事迹感人、政绩突出,先后多次荣获市县“先进个人”、“商洛市妇联巾帼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优秀县人大代表”等荣誉。
刘昌瑞,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山阳县丰阳老年养生公寓院长。他思维敏锐、洞察力强,性格率真,待人热情,做事麻利,公寓从筹建到运营时刻不离他的身影,公寓有老人余人,工作人员50余人,二百多人的大集体在他的管理下井井有条。在菜市场、超市、药店、医院、老人家里常常见到他的身影,在老人心目中,刘院长是“最信赖、最放心的人”。刘院长用自己一言一行践行着“爱”的真谛,诠释着一颗尊老敬老的心。大德笃行、大爱无疆,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最光辉的美德。
刘小娟,33岁,镇安县永乐街道办中和村人。年刘小娟与家道艰难的丈夫结婚,常年照看瘫痪在床的婆婆。丈夫外出打工,她便在县城周边租了房子,方便照顾婆婆就医。她每天很早就起床给婆婆洗手、洗脸、做饭,喂饭,喂水,擦洗身子,按摩身体,端屎端尿,马不停蹄的一直忙到晚上婆婆入睡,她才能上床休息,有了她的专门照顾,丈夫才能安心上班。如今,刘小娟照顾着两个孩子,还在县城找了一份清洁工的工作,每天早上医院做清洁工作,到六点钟又回来收拾,送孩子去幼儿园,坚持悉心照顾婆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婆婆总是穿的干干净净,头发梳的整整齐齐的,而且脸色红润,还长胖了,渐渐地能够自己翻身,在有人搀扶的情况下,还能够慢慢的挪动着走路,邻居见了都说这个老婆子就不像个生病的人,这全都是她儿媳妇的功劳。
张桂兰,62岁,柞水县下梁镇沙坪社区七组村民。公公在年得了肺气肿、心脏病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期间,她自己也被检查出脑梗,半边身体麻木,她忍受着身体的疼痛,依然承担起照顾公公婆婆和四个儿女的责任。几年来,她每天为老人翻身、擦背、喂药、端吃端喝,端屎端尿,再冷的天气,依然每天坚持给老人换洗床单和衣服。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公公能握着拐杖慢慢行走了。她每天还坚持接送在城里上学的孙子。年11月公公离世,婆婆的身体也越来越不好,患有老年痴呆,经常走丢,有时脾气也不太好,张桂兰像照顾小孩一样悉心照顾着婆婆,经常为婆婆洗澡、洗头理发......在当地,提起张桂兰,人人都知道她是一个好媳妇好婆婆。
wmsn长按识别北京什么地方治疗白癜风北京什么地方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