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亲:
您知道吗?说起慢性病,公众熟知的就是糖尿病、高血压……其实有一种慢病危害特别大,但公众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不够,它就是慢阻肺。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我们俗称的“老慢支”,就是属于慢阻肺。它是非常常见却易受严重忽视的“杀手性”疾病,虽然姓“慢”,患病人群却增长的很“快”。
-年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显示:20岁及以上人群的慢阻肺患病率达8.6%(男性11.4%,女性5.4%);-年我国首次开展中国居民慢阻肺监测,结果显示:4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为13.6%(男性19.0%,女性8.1%),男性高于女性,40岁以后更明显,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我国慢阻肺年均死亡人数达96万,每2分钟就有5人死于慢阻肺!
慢阻肺的危险性在于,疾病进展比较隐秘,常不为人察觉,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或活动后气喘,很容易被忽视或被误以为是普通感冒或咳嗽,因此慢阻肺最大的问题是漏诊和误诊。当慢阻肺患者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已多属于中晚期,肺通气功能已损害了50%以上,而中晚期慢阻肺发生感染后急性加重、呼吸衰竭的概率明显增加,5年内死亡率可以高达20%~30%。
所以说,在所有肺部疾病中,慢阻肺称得上是最“不动声色”的“杀手”。据统计,至少有一半的慢阻肺患者根本没意识到自己患病,导致病情一再贻误。
慢阻肺有遗传易感性,哮喘和气道高反应性是慢阻肺的危险因素。除此之外,环境因素也很重要,吸烟是慢阻肺重要的环境发病因素,空气污染、生物燃料烟雾、感染等都与慢阻肺的发生有关。
出现咳嗽咳痰等现象可能是慢阻肺
如果您有慢性气管炎的症状,常年咳嗽、咯痰,在某个特定季节会比较重,在这基础上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症状,刚开始可能是剧烈活动后的呼吸困难,到后来越来越重,轻微活动甚至安静休息时也有呼吸困难。这说明您的肺功能已经下降,一定要警惕慢阻肺来袭。
如果您是40岁及以上人群,伴有慢阻肺主要症状、有吸烟史、职业粉尘暴露史、化学物质接触史、生物燃料烟雾接触史、慢阻肺家族史等情况,应警惕慢阻肺,建议您每年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查。
中医对慢阻肺早有认识,认为慢阻肺多属于中医学的“咳嗽”、“喘证”、“肺胀”等范畴。中医认为,慢阻肺的发生多因禀赋不足,肺脏感受外邪,迁延失治,导致痰瘀阻滞,损伤正气,出现肺、脾、肾虚损,正虚卫外不固,外邪易反复侵袭,诱使本病反复发作,病情逐渐加重。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理论,在治疗上采用辨证用药、针药并用、冬病夏治、药食同疗等方法,可提高临床疗效。
急性发作期需要治其标实,兼顾其本,以清热、涤痰、活血、宣肺降气、开窍等为主,兼顾气阴;稳定期治其本虚,兼去实邪,以益气(阳)、养阴为主,兼祛痰活血。缓解期的中药调治可以扶助正气,这对于防止感冒复发非常重要。
秋冬季是“慢阻肺”症状明显、急性加重的高发季节。咱石景山医院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不光有诸多外治法,还汇聚多位专家为大家伙儿排忧解难。
内病外治,源远流长“良工不废外治”。外治法是中国医药学伟大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之一,历史悠久。从可供查考的历史资料来看,远古祖先用“砭石”放血、刺患处;用树枝、兽皮、苔藓、草茎、泥灰敷创伤;用树枝、干草燃烧烘热身体,御寒去疾等皆是针、灸、敷贴、热熨等外治法的自发起源。
近代研究认为,药物外治的吸收主要为经络传导、皮肤渗入和黏膜吸收三条途径。而腧穴—经络传导作用则是中医外治给药的重要理论基础。
医院中医肺病特色治疗针对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见效快、费用少等优点,深受广大患者青睐!
1、真空罐治疗(自费)真空罐疗法依据中医理论,通过抽气使罐内形成负压将罐吸拔并留置于皮肤治疗疾病。施治于经络、腧穴、肌腱,可以达到行气活血,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柔筋缓急的作用,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中药熏洗
运用熏蒸治疗机对肺部区域进行熏蒸治疗,通过物理温热和中药吸收的双重作用达到活血化瘀、宣肺止咳平喘的目的。
3、三穴五针在中医传统的针灸理论指导下,辨证选取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的相应穴位,用刃针针刺。
4、中药热敷将外用中药加热后外敷于肺部区域,透皮吸收的中医外治法。
5、穴位贴敷
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将药膏贴敷于相应穴位。
6、口服汤药中医外治配合口服汤药,内病外治,内外兼治是肺病科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一大特色。
7、中药塌渍治疗补肺益气,固卫止敏,对于鼻鼽等呼吸系统疾病疗效显著。
卢世秀
主任医师教授
北京市名老中医
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晁恩祥教授亲传弟子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
常务理事
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常务委员
出诊时间:每周五上午
擅长治疗:咳嗽,鼻鼽,咽炎,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阻肺,肺气肿,肺大泡,肺纤维化,梅核气,尘肺,肺心病,肺癌等。
王德起
主任医师
医院哮喘科主任
我国呼吸病中医特色“外埋内疏”体系
专家组专家之一
出诊时间:每周一上午
擅长治疗:擅长采用中医刃针、中医熏蒸、经穴药罐、内疏外贴等中医内病外治法结合口服中药全身调理治疗: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心病、肺纤维化、哮喘病、老慢支、小儿气管炎、鼻鼽等呼吸系统疾病。
尹李虎
副主任医师
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
晁恩祥教授再传弟子
卢世秀工作室负责人兼学术继承人
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青年委员
北京中医药学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出诊时间:每周日上午
擅长治疗:肺系病,如慢阻肺、哮喘、肺癌、支扩、肺间质纤维化、急慢性鼻咽炎等,尤擅疏风解痉法、调中升降法、调肝理肺法等中医特色疗法辨治慢性咳嗽。
刘培红
副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每周六上午
擅长治疗:健脾补肺宜气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鼻鼽、慢性支气管炎、肺结节、肺大泡、哮喘、肺纤维化等各种肺系疾病。
甄建华
主治医师
中医学博士
北京中医药大学在站博士后
曾供职医院
师承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系
温病学学术带头人谷晓红教授
师承脑病学专家陈志刚教授
曾侍诊首都国医名师孔光一教授
出诊时间:周五周日全天
擅长治疗:咳嗽、哮喘、鼻鼽等常见病症,对运用中医药治疗并改善慢性咳喘及过敏性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病后及亚健康状态的日常调护与养生指导具有一定的心得。
李晓宇
主治医师
中医学硕士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诊时间:每周二全天
擅长治疗:擅长针药结合治疗:咳嗽、哮喘、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鼻鼽、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
荆志东
执业医师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
师从内蒙古名医黄秉明教授
曾跟随多位中医名家学习
出诊时间:每周三上午周六全天
擅长治疗:采取汤药和针灸相结合的方法治疗鼻鼽、咳嗽、咽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慢阻肺、肺纤维化、肺癌等各种呼吸系统疾病,跟师多年,其总结的针药并用疗法在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陆清怡
执业医师
中西医结合博士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诊时间:每周一周五全天
擅长治疗:咳嗽、支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
建议慢阻肺患者在规范治疗的同时,一定要戒烟,避免大环境和小环境的污染。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膳食,以滋阴润肺、清热化痰食物为主,避免油腻、辛辣之品,食物以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为主,避免易产气食品、低营养价值食品等,并注意足够热量和维生素的补充,多吃水果,少食海鲜之类,强调少量多餐。
另外,慢阻肺患者还要坚持运动,根据自身的体质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平时应注意自我监测。
这是不能不知的肺腑之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