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需时时提防支气管炎

天气干燥、寒冷加上雾霾严重,这对呼吸道黏膜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老年人一旦感冒,再加之抵抗力弱,容易给病原微生物提供可乘之机,诱发支气管炎。支气管炎长期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由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肺部感染,会对老年人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

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反应等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常由于病毒和细菌入侵下呼吸道而致病,也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迁延而来,多发生于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时。通常起病较急,表现为干咳或少量黏液性痰,后可转为黏液脓性痰,痰量增多,咳嗽加剧,如果支气管发生痉挛,可出现程度不同的气促或胸部发紧感,全身症状轻微,可有发热,体温38℃左右,多于3~5天降至正常。而咳嗽和咳痰可延续2~3周才消失,如迁延不愈则可能演变为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随着病情发展,后期终年咳嗽、咳痰不停,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寒冷季节常常急性发作,先出现发热、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咳嗽、流涕、打喷嚏、鼻塞等),继而咳嗽、咳痰显著加重,痰量增加,痰变黏稠或黄色脓性,少数还可见痰中带血。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还常伴有哮喘样发作,气短、气促症状明显。

老年人出现上述症状时,医院就诊,咳嗽有痰且不易咳出时用祛痰剂如氯化铵合剂、溴已新、盐酸氨溴索;咳嗽剧烈且无痰时用右美沙芬、喷托维林、可待因等;支气管痉挛时用平喘药,如茶碱类和β2受体激动剂等。咳黄痰、发烧时提示肺部感染存在,按照《新版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75岁以上的发热患者、心力衰竭患者、糖尿病患者、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要使用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头孢类抗菌药物治疗。

支气管炎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平时还应该注意加强营养,不但要戒烟,还要避免被动吸烟,避免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务必要做好御寒保暖,应该随气温变化及时地增减衣物,天冷外出时需穿厚衣,戴帽子、口罩、围巾等,因为寒冷一方面可降低支气管炎的防御功能,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发生继发性感染。适当地进行锻炼,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和心肺的储备功能,并可通过呼吸体操等方式提高呼吸道抵抗外来侵袭的能力。锻炼虽能强体,但对于身体较弱的老年人,以及平素心肺功能低下或正在罹患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则不太适合在寒冷的冬天锻炼,天气寒冷或风大、雾霾严重时要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室内的空气要流通,冬季保持室温相对稳定在18℃~20℃为宜,要少去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

点击“阅读全文”,直接订阅最新《医药养生保健报》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专业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ns.com/wahl/612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