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伏天”里,中医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对慢性咳喘病采用三伏针、三伏灸、三伏敷、三伏补等方法治疗,收效明显。穴位注射和敷贴疗法是冬病夏治的具体方法之一,是选用一些温阳补肾的药物在特定的时间(三伏天)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注射和敷贴,从而达到预防、治疗“冬病”的目的。而“三伏”为人体皮肤温湿度最大,毛孔最为开放之季,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常见的“冬病”
临床主要用于冬天容易发作和加重疾病的以慢性咳喘为主要症状的肺系疾病治疗和预防,包括:
1.成人呼吸系统疾病:变异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2.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反复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疾病在秋冬季发病率较高,常反复发作。
究竟如何理解“冬病”?从中医学上讲,“冬病”概念的外延要略宽泛些,主要是人体易于受寒气侵袭的疾病。除以上常见的“冬病”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过敏性鼻炎外,还有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畏寒症、颈肩腰腿痛、以及脾胃虚寒导致慢性胃肠疾病等。这些疾病发作呈明显的季节性,并且在秋冬季发病率高,常反复发作。
穴位注射和敷贴疗法具体操作方法
穴位注射:用温补肾阳的中药-喘可治注射液,注射双侧足三里。
穴位敷贴:阳虚哮喘敷贴方,取穴:天突,大椎。一般4-6小时至局部皮肤发红甚则发泡,如有皮肤溃破者局部涂以安尔碘或新洁尔灭酊。
穴位注射和敷贴疗法的适应症
适应症:适应于大多数的慢性呼吸道疾患,如支气管哮喘、老慢支、肺气肿、慢性咳嗽、慢性咽炎等。
禁忌症:阴虚火旺、痰热、咯血以及皮肤过敏者。
注意点:
一、慎用辛燥之品,如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新鲜桂园、荔枝、狗肉、羊肉等等。
二、忌大量服用寒凉之品。如各类冷饮、各种冰冻饮料、冰镇酒类、生拌凉菜、螃蟹、苦瓜,西瓜等。
三、慎食大量肥甘滋腻之品。如油炸食物,滋腻碍胃的食物及鱼肉等。
四、忌过量运动,以免汗出过多。
冬病夏治呼吸专科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