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肿瘤开药方,增加中医话语权

《医学欣悟》,始于一九九五。

专注中西医二十一年,衷中参西,为往圣继绝学。

如何为肿瘤开药方,增加中医话语权

杭州很美,值班很忙。近日牢牢占据各大新旧媒体头条的无疑是G20杭州峰会,作为一个带组的老副高虽已无暇顾及这些劳什子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和世界大同,但从一个医师的视角看此次峰会,确似一个MDT式的“专家会诊”,其核心内容是为世界经济开药方,增强中国话语权。作为大会主席的习总就世界经济发展提出“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合力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整体观念)”“创新发展方式,挖掘增长动能(寻找靶点)”“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夯实机制保障(大病医保)”“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局部治疗)”“落实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包容性发展(带瘤生存)”等建议。对这些药方,不少国家给予积极评价,还特别表示要“同中方继续保持密切交往(不适随诊)”。你看,在全球顶级政治家眼里,世界经济的问题恶化如肿瘤,完全可以去那个会场召开今年下午的“多癌肿院际专家讨论会”,只不过是场租太贵。世上本来没有多少新鲜事,在新华社、人民日报、CCTV报道全球多数媒体点赞的同时,也有些人不明白:花这么大力气在杭州办G20值不值?这些人,在北京奥运的时候好象也问过:花这么多钱办奥运值不值?

老子《道德经》:“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习总越来越有大国、全球领袖“范儿”。“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生”,今天坚守值班岗位的我考虑的是:如何为肿瘤开药方,增加中医话语权。业界提起肿瘤治疗往往以手术、化疗、放疗为传统三大手段,近来免疫、微创、靶向治疗方法层出不穷,各领风骚,中医临床日渐式微在某种程度上是不争的事实。肿瘤是大病,得了肿瘤找名医是极为普遍的就医行为准则。在中医临床上,名医、名方是“鱼水情”,当涉猎一定量的名医名方之后,我在带教时认真的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古往今来不下上万名医,若一个名医有一个方子好用(指按原方的辨证分型、用量用法,现在用于治疗相同疾病相同证型时仍具有可重复性),那么,我们会有上万条方子好用。平心静气的说有没有呢?或许有,但我还没有发现这么多。退而求其次,上万名医,每一位名医对一味中药有较深体会,我们就会有上万味药好用,有没有呢?当然目前没那么多味!我们常说中医药源远流长,她恰似一条大河,“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真正的临床家终显英雄本色,不必在意是非成败转头空,也不必急于追问: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多少年来,确切的说是十多年来,在恩师周岱翰教授的指导、启发下,我在尝试寻找一些具有可重复性的方子、药物。当然是在辨证论治在基础上不断尝试、验证,更多的是冷血地抛弃!我在上文中已提到对“辨证论治”的客观、清醒认识,也可以说是“辨证论治与专病专方专药”相结合的模式,说来话长,先举小方一首。针对肿瘤第一杀手“肺癌”,隆重推介“葶苈大枣泻肺汤”,该方是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治疗“肺痈,喘不得卧”、“支饮不得息”的著名方剂。临床应用恩师创立的肺癌脾虚痰湿证经验方“益气除痰方”的过程中,探索优化“葶苈大枣泻肺汤”专方治疗肺癌专病,主要药物:葶苈、大枣、地龙、紫苏子、南星(生者为佳);龙葵、蛇莓、沙参、红参、守宫。一首方剂就是一支足球队,一味味药物就象一个个队员,时刻注意“攻守平衡”,不小心也可以象今晚的国足一样至少0:0逼平亚洲老大伊朗。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已不看国足许多年,因为我看方剂很多年。目光转向本方,寒温并用顽痰可祛:葶苈、地龙,偏寒,苏子、南星偏温;地龙可解痉平喘,又可活血化瘀。龙葵、蛇莓在江苏民间喜用于肺癌,南沙参重在补肺气、若用北沙参效在滋肺阴,“脾为生痰之源”,补脾气第一专药,李时珍在《纲目》首推红参。窃以为抗癌中药一定存在于毒性药、毒性虫类药中,由化疗药毒性反思之,又叶天士称虫类药用法为“古法”,守宫咸、寒、有小毒,肺癌多有效验。应用本方或专方,一定注意患者体质寒热温凉,胃寒胃热,便干便稀等基本体质状况。葶苈子苦降泻肺,止咳平喘。本人有切身体会,年秋,咳嗽数周失治,遂咳喘并作,曾于睡前自服葶苈子30、60g,咳喘立减、夜卧眠安,第二日晨起腹泻反应。《本经》:“主症瘕积聚结气,饮食寒热,破坚逐邪,通利水道。”《开宝本草》:“疗肺壅上气咳嗽,定喘促,除胸中痰饮。”近年来,个人在临床上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治疗肺癌,约80%以上病人症状改善明显,联合化疗等西医治疗,临床疗效更佳。难能可贵的是,对肺癌合并肺部感染、肺气肿、放射性肺炎,以及胸腔恶性积液皆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君不见:“支饮不得息”,支饮之病名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曰:“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肺癌晚期往往出现胸水,早期即用,关卡前移,是否也有点“治末病”的理念呢?

徐灵胎说:一病必有一主方,一方必有一主药。这是徐氏临床心得,医家不传之秘之一。还有一个更美丽的传说,近代大家岳美中先生于年提出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证论治与专方专药相结合”的重要观点。十多年来,师仲景“博采众方”之意,曾多留意专病专方,每有所验、所悟则有醍醐淋浴之感,针对肿瘤临床常见肿瘤及其并发症、合并症积累了一些具有可重复性的方药。写着写着夜深了,开个玩笑,这样的临床型医生骨子里还真有些看不起只养小白鼠的“宠物医”,站在前人、恩师的肩上才有了今天“十几年磨一剑”之感,个中滋味可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正如曹雪芹自己对红楼梦的评说: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作者晚安,读者晚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ns.com/ways/132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