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bronchitis)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气喘等反复发作为主要症状,每年持续3个月,连续2年以上。早期症状轻微,多于冬季发作,春夏缓解。晚期因炎症加重,症状可常年存在。
一.如何判断慢支症状?
1、症状起病多缓慢,病程较长,部分患者发病前有急性支气管炎、流感或肺炎等急性呼吸道感染史,由于迁延不愈而发展为本病。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咳痰和气短或伴有喘息。症状初期较轻,随着病程进展,因反复呼吸道感染,急性发作愈发频繁,症状亦愈严重,尤以冬季为甚。
(1)咳嗽:初期晨间咳嗽较重,白天较轻,晚期夜间亦明显,睡前常有阵咳发作,并伴咳痰。
(2)咳痰:以晨间排痰尤多,痰液一般为白色黏液性或浆液泡沫性,偶可带血。
(3)气短与喘息:病程初期多不明显,当病程进展合并阻塞性肺气肿时则逐渐出现轻重程度不同的气短,以活动后尤甚。
2、体征早期多无任何异常体征,或可在肺底部闻及散在干、湿啰音,咳嗽排痰后啰音可消失,急性发作期肺部啰音可增多,其数量多寡视病情而定。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哮喘的患者急性发作时可闻及广泛哮鸣音并伴呼气延长。
3、分型与分期
(1)分型:根据年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专业会议将慢性支气管炎分为:
①单纯型: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具有咳嗽、咳痰两项症状。
②喘息型: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具有喘息症状,并经常或多次出现哮鸣音。(目前大多认为该型应属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哮喘)。
(2)分期:按病情进展可分为3期:
①急性发作期:指在1周内出现脓性或黏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咳、痰、喘任何一项症状明显加剧。
②慢性迁延期: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状迁延1个月以上者。
③临床缓解期:经治疗或自然缓解,症状基本消失或偶有轻微咳嗽和少量痰液,保持2个月以上者。
随着天气变化,不少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开始频繁发作。咳嗽到根本停不下来!怎么办?如何进行自我调护是个问题!不要急!给你三大建议!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要做好长期“抗争”民间认为的慢性支气管炎实际是包括了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这些的慢性咳嗽疾病的统称。咳、痰、喘为其主要症状;按其类型、病情发展的阶段及有无并发症,临床上有不同表现,其治疗也不是一成不变。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可控、可预防,不能根治的慢性疾病。
对于慢性支气管的治疗,因个体差异不同,治疗方式也会进行相应调整,如抗过敏治疗、小剂量激素治疗,支气管舒张剂的应用等,目前全球相关的治疗技术是比较成熟的。每年10月份至次年4月,慢性支气管疾病高发,患者应持有正确的预防及治疗观念,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过敏源,营造较好的生活环境,与医生保持沟通,重视健康教育。
慢性支气管炎的预防应在任何时段,而不仅仅是秋冬季节。患者应持有正确的预防及治疗观念,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过敏源,营造较好的生活环境,与医生保持沟通。
慢性支气管炎应及时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多数起病很隐蔽,最初症状除轻咳之外并无特殊,故不易被患者所注意。部分患者起病之前先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咽喉炎,感冒、急性支气管炎等病史,且起初多在寒冷季节发病,以后症状即持续,反复发作,每年持续3个月,连续2年以上。由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对疾病认识普遍不高,往往走入治疗误区,错过早期诊断及规范化治疗。
那么,慢性支气管炎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哪些危害?
慢性支气管炎的存在就是有一个慢性炎症在身,体内经常存在着这一慢性病灶,成为引发多种疾病的一个长期隐患。
慢性支气管炎多数起病隐蔽,每发作一次加重一成,若治疗不及时不规范,会严重降低患者的肺部功能,久而久之形成肺气肿,还会伴发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如气胸、肺心病、呼吸衰竭等而危及生命。
慢性支气管炎可以这样调护
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其并发症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国90%以上的肺源性心脏病均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因此,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不能掉以轻心,应积极进行防治。平时要在缓解期也要进行治疗,做做呼吸操,保持心态平和,注意生活规律的调整比如说条件好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夏天去外地避暑,冬季去阳光充足的地方,对病情的控制有较大的帮助。饮食方面,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需要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
慢性支气管炎在缓解期也需要进行治疗,常做呼吸操,保持心态平和,生活规律,饮食清淡,少吃辛辣刺激、油腻和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医院
专治: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心病,杜绝复发!
专注呼吸16年,口碑相传、声名远扬,
全国患者纷纷前来就诊,是您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