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最适合养肺的时节,那么秋季养肺的方法有哪些?下面为您一一介绍:
2个“最佳时间”
一天中,养肺最佳时间是早7点—9点。这时肺脏功能最强,最好此时进行快走等有氧运动,能强健肺功能。
一年中,最佳养肺季节是秋天,即立秋到立冬。
“白色食物”最养肺
为什么白色食物养肺?中医认为“药食同源”,不同颜色的食物即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
红色食物养心;绿色食物护肝;黄色食物补脾;黑色食品益肾;而肺脏与白色都属金,肺与白色相对应,因此多吃白色食物可收到滋养双肺的效果。
1杏仁止咳润肺
杏仁是我国应用已久的一种药食俱佳的食物,《本草纲目》说杏仁其用有三:“润肺也,消食积也,散滞气也。”
杏仁有两种,一种味苦,名为苦杏或北杏,多用于治疗;一种味甜,名为甜杏或者南杏,专供食用。
比如日常饮用的杏仁露,不妨采用南杏仁。做法也很简单,杏仁磨浆、隔渣后加水、糖、奶煮开,或者直接买现磨的杏仁粉冲煮,一杯健康又美味的杏仁露就做好了。
专家提示美国大杏仁不是杏仁?
在商场和超市的货架上,经常会看到“美国大杏仁”,有的叫“美国杏仁”或“加州大杏仁”。据专家介绍,这些标称杏仁的产品,根本就不是杏仁!而是扁桃仁。
杏仁和扁桃仁尽管营养价值都很高,却是具有不同健康与药理功能的食品,杏仁可以入药,有润肺止咳平喘的作用,国人习惯在咳嗽时食用一些杏仁,但“美国大杏仁”没有这些功效。
2雪梨百果之宗
梨自古被尊为“百果之宗”,有润肺、止咳、消痰、降火等功用。
秋季气候干燥,容易出现口渴、便秘、干咳等不适。因内热导致烦渴、咳喘及痰黄等症状时,可多食梨。
专家推荐梨的三种食用方法,养肺作用各不同:
1生吃润肺清热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特别适合秋天食用。需要注意的是,梨子性微凉,脾胃虚寒的人不宜生吃梨。
2榨汁补充津液将梨压榨成汁,加胖大海、蝉蜕、冰糖少许,煮服饮之。对体质火旺、易生喉炎者,具有滋润喉头、补充津液的功效。
3煮熟清火化痰梨性寒,体质虚寒、寒咳者不宜生吃,必须隔水蒸,或者放汤,或与药材清炖也可。把梨煮成汤后使其寒性降低,润燥清火作用更佳。
在蒸的过程中,还可以加入甘草、金银花等其他的食物或药物,以增强止咳化痰的功效。而且煮梨的时候最好是带皮煮。
3银耳生津润燥
又称白木耳,银耳味甘淡、性平,无毒,入肺、胃、肾三经,具有生津润肺、益气活血、滋阴养胃、补脑强心的作用,适用于肺热咳嗽、肺燥干咳、胃肠燥热、便秘等症。
银耳被誉为“菌中之王”,具有滋润而不腻滞的特点,对体虚、久病初愈,不宜用其它补药的病人及阴虚内热者更为适用。
4百合镇咳平喘
百合有镇咳、平喘的作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有肺气肿经常咳嗽的人,吃百合能改善肺功能,有助于减轻症状。男女老少都可以食用。
现代研究发现,百合含有的生物素、秋水碱等多种生物碱,对人的情绪也有良好的安定作用,有神经衰弱的人食之有益。
小妙招百合有鲜品与干品,用作食疗,鲜品的效果优于干品。新鲜百合以皮薄瓣匀、肉质肥厚、色黄白为上品。其干品耐储存,服食方便。吃百合不宜多,通常一天的食量是干品不超过20克,鲜品不超过30克。
3剂养肺“小秘方”
香蕉冰糖水
功效:香蕉有滋润祛燥、止热咳之功。适用于气候干燥、暑热等引致支气管炎,中医谓之燥热咳嗽。
食材:香蕉3只,冰糖适量。
做法:熟香蕉去皮切块,加冰糖、水2碗煲成糖水作饮。
说明:香蕉还有清理肠胃功能,把痰涎一并自肠脏排出。
无花果饮
功效:止热性喘咳、受热致旧咳复患、喘呃等。
食材:红糖适量。
药物:无花果2至4颗。
做法:无花果洗净切开,加清水两碗煲汤,后下红糖,浓汤乘温热饮下。
说明:无花果有滋养润肠、利大小便、清痰等功效,及有消炎止痛、止痢疾等用途。
枇杷雪梨汁
功效:
枇杷具有清肺气、镇咳化痰的作用。雪梨有清肺润肺、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和化痰的作用。
此饮有护喉利肺之功效,适用于因为抽烟过多所致的喉部不适,咳嗽痰多等症。
原料:枇杷克,雪梨克,蜂蜜10毫升。
做法:将雪梨去皮、核,切块。将枇杷果肉与雪梨汁搅匀、加水,放入适量蜂蜜即可。
7个养肺“小动作”
1饭后慢走散步,特别是快走属于有氧运动,能增强肺活量。中医认为,肺主气,肺功能强了,能更好地呼出浊气,吸入清气,让人神清气爽。
建议在每日晚餐1-2小时后,慢走10-15分钟。
2常笑宣肺中医有“常笑宣肺”一说,大笑能使肺扩张,还可以清除呼吸道“浊气”。人在开怀大笑时,可吸收更多的氧气,氧气随着血液行遍全身,让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充满活力。
3耐寒锻炼通常用冷水洗脸、浴鼻,身体健壮的人还可用冷水擦身、洗脚甚至淋浴。
有研究表明,适当的冷水锻炼对预防伤风、感冒、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有一定的效果。
4常练呼吸清晨洗漱后,在室内闭目静坐,牙齿闭合36次,再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口中津液充满后,将津液分三次咽下。然后稍停片刻,慢慢做腹式深呼吸。吸气时,舌头顶住上腭,用鼻子吸气。
或找一个环境安静、开阔的地方,站定后全身放松,两眼徐徐向前平视,双足迈开与肩同宽,双掌相搭掌心向上,放于肚脐下3公分左右的位置,吸气时收腹,再缓缓呼气放松。每天练习半小时,对健肺很有帮助。
5练“嘻”字功为古代呼吸锻炼的呼气法之一,有“出肺中之浊气”的健肺功能。
方法是在空气清新处站立片刻,尽量吸入新鲜空气,稍顿一下,然后口中发出嘻(xi)音,渐渐呼出浊气,反复36次。
“嘻”字音可以清肺。对外感发热咳嗽、痰涎上涌、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等,都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6户外秋游户外运动是秋季的不错选择。秋高气爽,在大自然中健步走或是慢走散步,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使人的肺活量及心脏收缩力增大。
此外,秋季在山间郊游能使人吸收空气中更多的负氧离子,对人的神经系统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7常按养肺穴位按鱼际中医认为鱼际穴化肺经水湿,散脾土之热,可缓解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支气管炎、肺炎、咽炎等。
取穴:手掌心靠近大拇指的地方,皮肤颜色泛白,肌肉隆起,叫大鱼际。大拇指根部和手腕连线中点,就是鱼际穴。
手法:按摩时,可以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在鱼际穴附近上下推动,或双手鱼际穴互相敲击,至掌侧发热即可。按摩的次数根据身体状况决定,一般每天1-2次,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揉风池适用于伤风感冒、咳嗽流鼻涕者。此法不仅能止咳,还能止头痛。
取穴:风池穴在后颈部,发际向上一寸,左右各有一个按上去酸酸的小坑。
手法:双手抱拢头部,用拇指按揉风池穴,以出现酸胀感为佳。操作时闭目,每次1―2分钟。
按压承浆穴承浆穴在唇下凹处,以食指用力压揉,即可感觉口腔内会涌出分泌液。这种分泌液不仅可以预防秋燥,而且含有可延缓衰老的腮腺素,同时可使老人面色红润。
4个温馨“小提示”
居室保持清洁阳光充足,定期消毒,家里常开窗。
减少害气体吸入大风、阴霾天等空气质量欠佳的情况下,尽量少出门。雾霾中的氢化物、硫化物,沙尘,汽车尾气,厂矿周围的烟雾等对呼吸道极为有害。出门也应尽量戴口罩。
早睡早起做好保暖“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是秋季养生的一大原则。早睡是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使肺气得以舒展。
秋季肺气旺,这个季节适合养肺,但弄不好也容易对肺部造成损伤。由于昼夜温差较大,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添加衣服。
睡觉要护住胸背,因为五脏的俞穴都汇合在背上,如果邪风侵入,容易中风寒。
心平气和心平气和是养肺的最好办法。因为肺是呼吸器官,而情绪的变化表现最显现的地方就是呼吸,呼吸急促、不平稳。因此,要尽量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以避肃杀之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天高气爽金秋到,
看天穿衣增减巧。
润肺食物时常吃,
锻炼身体焕容光。
良好习惯来养生,
轻轻松松百岁长!
什么医院能治疗白癜风呀白癜风怎么治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