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把慢阻肺和普通感冒相混淆了

今天(11月10日)下午5:05—5:35,梅州电台新闻台《名医谈健康》医院呼吸内二科的主治医师杜焰家,带我们一起来认识“慢阻肺”。主讲医生:医院呼吸内二科主治医师,年毕业于汕头大学医学院,从事呼吸内科临床工作10年,擅长呼吸科的常见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各种病因的肺部感染、肺脓肿、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肿瘤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熟练掌握内科胸腔镜、支气管镜下介入技术等。想听节目完整音频,请戳:什么是“慢阻肺”?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具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是一种破坏性的肺部疾病。我们常说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大部分属于慢阻肺。当慢性支气管炎或(和)肺气肿患者,肺功能检查出现气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可逆时,则诊断为COPD。它的主要特点是气道的慢性炎症以及进行性气道阻塞。临床上表现为长期反复咳嗽、咯痰和喘息、气促,久而久之将演变成肺心病、呼吸功能衰竭,最后还可能累及全身各系统,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许多不良影响。由于肺有较大的代偿功能,早期的慢阻肺往往比较隐匿,但其是一种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疾病。★慢阻肺的特点慢阻肺主要有四方面的流行病学特点:1、患病人数多: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每个人中,即有8个慢阻肺患者;2、死亡率高:慢阻肺是全球第3大死亡原因,而以慢阻肺为主的呼吸系统疾病是中国城市居民第4大死亡原因;3、诊断率低:我国慢阻肺患者中,仅1/3被诊断;4、病情严重:我国慢阻肺患者中,60%以上为中重度。慢阻肺的病因慢阻肺致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宿主因素包括:基因、气道高反应性和肺的发育。环境因素主要有吸烟、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的吸入、户外和室内的空气污染、感染等4个。值得警惕的是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的肺功能异常和呼吸系统症状的发生率以及因患慢阻肺的死亡率明显增加;同时,城市严重的空气污染对已有心肺疾患的人危害严重。慢阻肺的危害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COPD),是一类严重危害公众健康而又经常被忽视的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逐渐削弱患者的呼吸功能,造成患者呼吸困难,而且往往逐渐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症状并不特异,容易被忽略,而其实患者再出现这些症状之前,肺功能已经下降。在明确诊断时,肺功能已经有中、重度损害。COPD患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的呼吸困难及肺功能下降。当“老慢支”病情逐渐加重,出现气喘、呼吸困难现象就已经发展为典型的COPD了。如治疗不规范或病情反复发作,往往在10-20年的时间里可发展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导致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甚至多个器官的功能衰竭。问:慢阻肺主要有什么症状,千万不要把它和普通感冒相混淆了?答:1、慢性咳嗽:通常为首发症状,初起咳嗽呈间歇性,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显著。但也有少数患者有明显的气流受限,而无明显咳嗽症状。2、咳痰:咳嗽后通常咳少量白色黏液性痰,部分患者在清晨较多。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并可有脓性痰。3、气短或呼吸困难:这是的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是使患者焦虑不安的主要原因。早期仅于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4、喘息和胸闷:不是慢阻肺的特异症状,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有喘息;胸部有紧闷感通常于劳力后发。5、全身性症状:在疾病的临床过程中,特别是在较重患者,可能会发生全身性症状,如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合并感染时可咳血痰或咯血等症状。问:慢阻肺的病情是怎么分期的呢?答: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急性加重期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患者短期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加重,痰液颜色或粘度改变,呈脓性或粘液脓性,可伴有发热,神志改变,发绀或原有发绀加重,外周水肿,右心功能不全等表现。稳定期指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问:对慢阻肺患者来说,要警惕哪些原因导致病情急性加重呢?答:“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的常见诱因包括:治疗不规范,季节变化,细菌或病毒感染。问:慢阻肺急性加重应该怎么办呢?答:合理使用短效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等,快速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因为一般病情相对较严重,医院寻求专业人员帮助。问:很多患者认为,慢阻肺是治不好的,干脆就不治疗了。有的就是病情加重时用药缓解一下,平时就不理它了。这样做好吗?慢阻肺患者需不需要长期用药?答:1、药物治疗可预防和控制症状,减少急性加重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提高运动耐力和生命质量。2、长期规律用药治疗,能持续控制慢阻肺的自然病程进展,显著改善症状。3、一旦慢阻肺患者停止用药治疗或不适当减药,则更容易引起急性加重发作,而每次急性加重都会使肺功能受到损害,严重的会引发慢阻肺的并发症,如严重呼吸道感染等。久而久之,患者的呼吸道和肺组织彻底丧失功能,导致呼吸衰竭和全身多脏器衰竭,甚至死亡。故慢阻肺患者需遵循医嘱坚持长期规律治疗和自我管理,不擅自减药、停药;无论是否发生急性加重,医院随访,至少每3个月评估一次,以明确疾病进展问:秋冬季节是慢阻肺的高发期,慢阻肺如何预防?答:1、戒烟是减少“慢阻肺”危险因素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戒烟可以延缓气流受限的进展,改善预后。不论何种年龄、性别、种族,越早戒烟,受益越多。改善职业环境、减少空气污染,有助于预防“慢阻肺”。2、对于已患“慢阻肺”的病人,适当的药物治疗是必须的。在医生指导下,可根据病情选用支气管扩张剂如吸入沙丁胺醇、福莫特罗、噻托溴铵及口服茶碱等。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表明,联合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支气管扩张剂,优于单用一种支气管扩张剂;吸入长效支气管扩张剂比吸入短效支气管扩张剂效果更好。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长期口服化痰药对“慢阻肺”有益。中、重度的患者还应吸入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或氟替卡松。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需长期家庭氧疗,每天吸氧大于15小时,可提高生存率。许多“慢阻肺”患者会要求医生用抗生素治疗。其实,细菌感染并非“慢阻肺”发生的直接原因,所以持续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病人并没有什么益处。只有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或有明确的细菌性感染时,才需要使用抗生素。3、注射流感疫苗,可以减少“慢阻肺”急性加重和降低死亡率。65岁以上的患者,还推荐使用肺炎球菌疫苗。如果短期内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加重,尤其是出现脓性痰、发热甚至神志改变,提示病情急性加重,医院就诊。4、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改善患者的活动耐量,减轻呼吸困难和疲劳症状。康复锻炼要持之以恒,如坚持每天步行20分钟,就会有益于患者。“慢阻肺”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加重的疾病,至今尚无完全治愈的方法。因此,防治的根本在于预防。但是,一旦确诊“慢阻肺”,还是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以缓解症状,延缓病情发展,改善生活质量。杜医生的健康提示:老年慢阻肺患者在秋冬季节的保养入冬以后,患慢阻肺的老年患者应更加注重保养,以避免病情加重。就此谈谈老年慢阻肺患者入严冬保养的几点建议:冬季气候干燥,老年患者气道内痰液和分泌物增多。因痰液粘稠,体弱、乏力等因素,痰液不易咳出,造成气道阻塞加重以致诸如慢性呼衰、肺心病、心衰、肺性脑病等一系列的并发症出现。所以,老年患者应尽可能把痰咳出,清除气道分泌物。其具体的做法是:1、鼓励患者用力咳嗽(并肺大泡患者除外)。咳嗽时,用双手压迫下胸部或上腹部,以增加膈肌参与完成咳嗽动作的力量,促使痰液咳出。2、是对年老体弱而无力咳嗽的患者,让其采取坐位或俯卧位,家人用手适力拍其胸背以利排痰。3、是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有效祛痰药物或气道舒张剂。必要时,可借助雾化器给药化痰。4、适量参加锻炼,气候寒冷时,大多患者不愿户外活动,这样只会加重病情。除重症者,尽可能到户外适度锻炼。简单有效的方式是慢走散步,因人而易。可采取每分钟70-90步,每次散步时间20-30分钟,注意保暖,避免受凉。5、还应当加强营养。慢阻肺是一种消耗性疾病。老年病人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减弱,食欲不佳、常并发营养不良,易致抵抗力下降,而易发生肺部感染,加重慢阻肺病情。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及维生素,提高热量。每天主食克(米饭或面食)左右,酌情供给蔬菜、水果及蛋奶。蛋、奶尽量分开食用,每日保证1个煮或蒸蛋,1袋无糖鲜奶也行。摄取新鲜蔬菜及水果不便的老人(如牙缺失者)应当适当口服多元维生素类保健品及果汁。生、冷、辛辣、油腻食物则应尽量避免。名医谈健康是一档以医学科普为特色的健康服务类节目。节目邀请我市名医、首席专家讲解疾病预防保健、运动食疗、养生等知识,内容通俗易懂,为受众明辨疾病蛛丝马迹、解读征兆背后奥秘、指点难题解决方向。播出时间:周四、周五17:05~17:35。参与方式1、如果你有相关问题想请教名医,可以随时拨打我台报料热线,工作人员会帮你记录,交给医师解答;2、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最好
北京白癜风专业治疗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ns.com/wazlyy/453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