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正当时,三伏贴成新宠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许多老病用此方法治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冬天人体正气虚弱,阳气不足,所以一些像老慢支、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往往会在寒冷的冬天诱发或加重,因此中医称这些为冬病。但是到了炎热的夏天,人体阳气充沛,这些疾病会有所缓解,趁此时机用中医的方法鼓舞人体中的正气,调和人体的阴阳平衡,以起到“缓治其本”的作用,达到“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效果。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源于清朝以“冬病夏治”为原理,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将中药敷贴在特定穴位上。敷贴的膏药使用辛温的外用名贵中药材经过现代技术,乳化提纯制作。针对不同的疾病,一般要将四片膏药一起贴在后背的不同位置,保持六小时即可揭下。三伏天是以农历推算,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十天后)为中伏,第五个庚日(再十天后)为末伏,均为一年内最炎热的日子,人体阳气最为旺盛。可防治或治疗秋冬季节发作的疾病。

三伏贴治疗范围:

1、小儿哮喘、小儿慢性支气管炎、小儿厌食、遗尿、小儿免疫力低下易感冒、小儿慢性消化系统疾病。2、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3、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颈肩腰腿痛;腰间盘突出及骨质增生等骨关节疾病。4、慢性胃肠炎、虚寒性胃痛、腹泻、消化不良;虚寒头痛、痛经等。

不适宜人群:

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患者;

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或患有接触性皮炎的患者;

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

6个月以下儿童,妊娠期妇女。

严重心脏疾患、瘢痕体质、严重皮肤病、糖尿病。

注意事项:

贴敷期间忌食辛燥食品,以防伤阴;忌寒凉食物造成阳虚;忌肥甘滋腻的食物。

贴敷当日不宜游泳;多饮水。

成人可贴1-3小时,小儿0.5—2小时,若感疼痛或烧灼不适可提前取下。

贴敷期间局部有痒、热、微痛感觉,甚至少数病人局部可出现少量水泡均为正常反应,严禁抓挠。

贴敷时皮肤比较敏感的患者,需仔细观察敷贴过程中皮肤的反应,若灼热刺痛、发痒发热明显,则应及时取下药物。

贴敷期间最好不要进空调房间,影响药物吸收.

来源:中国基层医疗在线教育

免责声明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无商业用途。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

欢迎投稿/合作,请联系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最好
白癜风哪儿治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ns.com/wazlyy/541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