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定会发展成肺心病吗?
01
什么是慢阻肺?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它是一种慢性病,人们常说的“老慢支”“肺气肿”“肺心病”都属于这个范畴。主要是指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临床上以反复发作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症状为特征。
02
什么是肺心病?
这里的肺心病指的是慢性肺心病,是肺胸慢性疾病或肺血管慢性病变,引起肺动脉高压,逐渐造成右心室肥大、最后发生心力衰竭的一类心脏病。
03
慢阻肺什么情况下会发展为肺心病?
肺动脉高压是肺源性心脏病形成的重要环节。可以说,没有肺动脉高压,就不会有肺心病。
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肺泡血管网毁损、炎症刺激、血容量和血液粘稠度增加。
缺氧:
缺氧会刺激人体产生更多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导致肺血管收缩,肺动脉压力就上去了。缺氧同时还会促进肺脏内外产生多种生长因子,刺激血管壁的平滑肌细胞和纤维增生,使血管变硬,管腔变狭窄,阻力增加,就容易产生肺动脉高压。
长期慢性缺氧还会造成血液中的红细胞成分增多,血液粘稠度增加,从而使血管阻力增高。
二氧化碳潴留和肺泡血管网毁损
慢阻肺患者都存在气流受限,肺内部分二氧化碳不能排出,肺泡越来越大,压迫肺泡毛细血管,导致毛细血管狭窄,使得肺循环阻力增加。
炎症刺激:
肺内的血管是十分丰富的,反复发生的支气管周围炎、间质炎症,可波及邻近的肺小动脉分支,造成肺血管炎,日久天长,小动脉管壁狭窄或者阻塞。血液从大动脉流入小动脉,小动脉不通,肺大动脉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
但部分病人慢阻肺病情控制不佳,晚期可发生右心功能不全,心排血量下降,右心负荷增加,右心室肥厚,右心容量负荷增加,导致肺心病。
04
怎么控制才能不发展到肺心病?
肺动脉高压是肺心病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如果控制了肺动脉高压,就延缓了发展成为肺心病的时间,甚至有可能终身都不会发展到肺心病。
那么如何避免发生肺动脉高压呢?
缓解缺氧:
使用制氧机吸氧。氧疗可以缓解患者缺氧的症状,但是不能给患者解决为何缺氧。所以在吸氧的同时,更要注重疾病的治疗。
排出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潴留导致肺泡增大和毛细血管网损毁,及时疏通气道排出二氧化碳,可以减少肺大疱发生的几率,减少毛细血管网的破坏。
药物治疗:
做好长期治疗的准备,配合医生,遵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等药物,并根据病情需要增加或减少药量,有计划地实施防治措施。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健康呼吸,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