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恩中医经验辑要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皮肤白癜风诊治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83144.html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又称阻塞性肺气肿性心脏病,是由肺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左、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属中医“咳嗽”、“喘息”、“痰饮”、“水肿”、“肺胀”等范畴。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肺、脾、肾气虚为主,标实以痰、湿、水泛、瘀血为主。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临证分型亦不相同。在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以标实为主,在缓解期以本虚为主。肺心病证候表现错综复杂,病情多变,治疗本病要考虑不同阶段的基本病机和证候特点,采取整体的综合治疗,以起到截断扭转该病的效果。

曹利平主任医师集多年之经验,认为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宜清热化痰,宣肺平喘,通腑祛瘀。基本方:枳壳10g,桔梗10g,陈皮12g,半夏10g,黄芩12g,桑白皮15g、川贝10g,杏仁10g,桃仁10g,冬花10g,地龙15g,水蛭10g,丹参30g,生大黄6g。喘甚加白果10g,葶苈子15g,椒目10g;水肿加车前子15~30g;痰多加鱼腥草30g;咯痰不利加瓜蒌30g;口干气短、心悸加西洋参10g(另煎兑服),冬虫夏草3g(研末冲服),蛤驮3g(去头足),研末冲服。中药每日一剂,分早晚2次温服,7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4疗程,在服用中药期间根据临床症状或痰培养结果选用抗生素,并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使用血管扩张剂。结果显效71例,好转42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85.6%。

如治李某,男,72岁,退休工人,患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20余年,并逐年加重,10天前因受寒致咳喘加重,吐痰色白,晨起咯黄痰,咯吐不利,动则喘甚,伴腹胀,纳呆,便秘,尿少,双下肢浮肿,口唇颜面发绀。听诊双肺满布干鸣,双下肺闻及湿性罗音,心尖搏动剑突下明显,心率次l分,呼吸28次1分。肝肋下2cm,质中有压痛。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肺型Р波,重度顺钟向转位。胸片示:垂位心,右肺下动脉增宽,肺动脉圆锥部显著凸出。舌质暗,苔白,脉弦滑数。中医诊断:肺胀,痰热阻肺、瘀血内停。西医诊断: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方用枳壳10g,桔梗10g,陈皮12g,半夏10g,黄芩12g,川贝10g,杏仁10g,桃仁10g,冬花10g,水蛭10g,桑白皮15g,地龙15g,车前子30g,丹参30g,鱼腥草30g,龙葵30g,生大黄6g。每日一剂,水煎服,并给低流量持续吸氧;氨茶俭0.1g,每日3次;消心痛10mg,每日3次;先锋霉素V,每日静滴5g。连用三天后,咳喘明显缓解,腹胀减轻,纳食增加,双下肢水肿渐消退,大便正常。第二次更方时加用西洋参10g(另煎兑服),蛤蚡3g(去头足),研末冲服,连续治疗两周,病情稳定出院,后惟感活动时气短,给予健脾补肾活血法调理而告愈。

肺心病在急性加重期,寒热错杂,虚实并见,瘀血内阻,宜采用清热化痰、宣肺平喘、通腑祛瘀治疗。清肺化痰、宣肺平喘可使肺气肃降,呼清吐浊功能改善,心血营运通畅。祖国医学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热结大肠,肺气不得宣降,如并里实证者,应用生大黄清热通腑,可收到釜底抽薪之效。对于气虚便秘者,分别给以健脾益肾通便法,意在使腑气通,肺气得以宣降。在治疗肺心病的过程中,又一重要环节在于活血化瘀。有报道认为微循环障碍在肺心病形成之前就已存在,微循环障碍一方面影响血气交换,另--方面又使肺部感染难以控制。实验证实,活血化瘀药可直接扩张小动脉,改善肺的顺应性,降低肺循环阻力,增加心排血量,降低血粘度,使肺内毛细血管网开放数目增多。曹利平主任医师注重吸取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亦为其运用活血化瘀治疗肺心病提供了理论根据。她擅长使用丹参、桃仁、水蛭等活血祛瘀药物以使瘀血去,血脉通。所以清热祛痰、宣肺平喘、通腑祛瘀治疗是针对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的主要病理环节。在缓解期则宜健脾补肾、活血化瘀,从而达到使病情长期缓解的效果。

西医对肺心病治疗,关键在控制感染,改善通气功能,通气功能一旦改善就可避免一系列并发症的出现。以上病理改变,首先导致阻塞性通气功能改变和换气功能障碍,患者出现不易缓解的咳嗽、吐痰、呼吸困难。由于以上病理改变,在急性发作期,治疗的重点是控制感染,低流量持续吸氧,应用血管扩张剂,这与中医采用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活血祛瘀的治则是一致的。中医中药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在控制感染方面显然力量不足,但在清热化痰、止咳平喘,通腑祛瘀,改善病人咳嗽、气喘、腹胀、纳呆等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肺心病缓解期,多表现为肺、脾、肾气虚,临床可见咳喘、咯痰,气短,气喘动则加重,饭后腹胀,唇绀,舌暗等症状。在缓解期,曹利平主任医师以益肺健脾补肾、活血化瘀通络为治疗原则。肺心病的气虚属肺肾气虚。古人谓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肺心病患者平素肺肾气虚,肃降摄纳无权,脾胃气弱,不能运化饮食精微,而生痰饮,痰留肺系胃络,久之痰夹瘀血阻遏气机,病变由肺及心。根据中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在肺心病缓解期采用益肺健脾补肾,佐以化痰平喘、活血通络的法则。早期以肺肾气虚为主,易感冒者,可使用玉屏风散加党参、五味子、补骨脂、沉香、蛤驮、冬虫夏草、川贝、杏仁、苏子等;脾肾气虚为主,痰多、纳呆、腹胀、气喘动则更甚,用枳朴六君子汤加三子养亲汤化裁;如以肾不纳气为主,动则喘甚,咳则遗尿或尿频,以都气汤为主,加补骨脂、淫羊藿、黄芪、蛤蚡、冬虫夏草等。

肺心病后期,病变由肺及心,累及脾肾,导致心、肺、脾、肾气虚,血瘀、水湿内停,以“咳、痰、喘、瘀”为突出表现,可使用益气健脾,化痰止咳,固肾祛瘀,标本兼治法,选用六君子汤或肾气汤加杏仁、浙贝、苏子、冬花、鱼腥草、泽兰、丹参、益母草。伴水肿加大腹皮、车前子、牛膝;痰粘咯吐不利加瓜萎、枳壳、桔梗﹔喘甚加白芥子、沁劳子、椒目。

综上所述,对于肺心病在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根据标实的不同以清热化痰、宣肺平喘、通腑祛瘀或活血通络为治则,同时兼顾心、肺、脾、肾。缓解期根据本虚的侧重点不同,分别补益心肺脾肾以固本。无论在急性期还是缓解期,在病变发展过程中,针对部分患者病变累及心脏,导致血运障碍,出现瘀血阻络,临床表现为血脉瘀滞的证候,出现口唇发绀,舌质紫暗,指端青紫或杵状指,均要加入活血化瘀之品以推动血液运行,改善微循环。也有报道在缓解期选用血府逐瘀汤加益气固本治疗,可增强抗病能力及改善心肺功能。简而言之,肺心病的中医治疗,要从整体着眼,攻补兼施,标本兼顾。急性期首当清热化痰,宣肺平喘,缓解期健脾补肾以固本,但无论急性发作期或缓解期,活血化瘀应始终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ns.com/wazz/110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