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17日20:00,《感动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获得“感动中国”荣誉的人物有身患绝症却坚持与疫情赛跑的医生,洪水中逆流而上不幸牺牲的消防战士,有绝壁中凿天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村书记,率队击落29架敌机的 老英雄,七次深入生命禁区、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的测绘队……极不平凡的年,他们或在危难中逆行,或在逆境中坚守,以凡人之力,书写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1、张定宇:宇定光自发
颁奖词
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赢一秒;身患绝症与新冠周旋,顾不上亲人已经沦陷。这一战,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间;那一晚,歌声飘荡在城市上空,我们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事迹:拼渐冻生命,与疫魔竞速
57岁的张定医院的院长,他用行动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被湖北省委授予“ 共产党员”称号。
年12月,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首批7名不明肺医院。多年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职业敏感让张定宇 时间判断,这不是普通的传染病。他果断决策将这些病人迅速集中到隔离病房,穿上防护服,进隔离区查看症状,分析研判并进行救治。然而,医院收治首批病人22天后,同为医疗人员的张定宇的妻子,在工作中被感染新冠肺炎,住进了相隔医院接受隔离治疗。妻子入院三天后,张定宇前去探望,却只待了不到半小时,就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鲜为人知的是,张定宇在年被确诊患上了运动神经元病,俗称渐冻症。这种罕见病目前无药可救,通常会因为肌肉萎缩而逐渐失去行动能力,就像被慢慢冻住一样, 呼吸衰竭而失去生命。他向全院职工隐瞒了自己的病情,继续奋战在治病救人的 线。
一个多月,夜以继日,张定宇病了。躺在床上输液时,他手里仍拿着各种材料数据了解病人情况、重症人数、救治进展……共产党员、院长、医生,是张定宇的三重身份。“无论哪个身份,在这非常时期、危急时刻,都没理由退半步,必须坚决顶上去!”张定宇说。
高考作文速用示范
●面对严峻的疫情,无数奋然而起的“逆行者”选择舍弃安逸的生活。忘不了那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背影,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院长本可以安心治病,但在现实塞给他的新角色、新责任面前,他果断地选择了接受。安逸生活与艰难抗疫的落差下,他忍受着病痛也从不后悔,他想要跑得更快,争取时间,战胜疫情。这样的抗疫英雄,怎能不让人感佩?其实不单是他,许多奋战于一线的医护人员也同样是这样的心态。他们有的即将结婚,却放下了爱人的手;有的刚刚做了母亲,却放下了啼哭的婴孩;有的想要尽孝,却放下了病床上的老人……这些默默无闻而又无私奉献的人,在面对疫情带来的错位时,勇于理性面对落差,肩负起了社会给他们的责任,他们是真正的勇士,也是真正的智者。
(高考浙江 作文《理智对待落差》)
●医者仁心,护佑山河无恙。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奋力拼搏,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抢人。提醒人们“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自己却毅然前往武汉的钟南山院士,身患渐冻症却依旧坚守一线的张定宇院长,为方便穿脱防护服而剪去长发的护士们……千千万万的医护人员用呼吸机、药品等将患者治愈,自己却时刻处于危险之中。若非有这样一群迎着疫情而上的人,又怎能有今日疫情的得到控制、人们复工复产?
(高考山东 作文《仁心无疆,凝聚人心》)
2、陈陆:男儿付死生
颁奖词
出发,最快抵达,为危难的乡亲奉上 的年华。欠身体一台手术,欠妻子一个告别,欠父母一次团圆。洪水汹涌,你是浪尖上的逆行者,大雨过后,你是天空中灿烂的霞。
事迹: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
年8月,安徽巢湖在经历了历史罕见的汛情考验之后,安澜终得重现。然而曾连续奋战96小时、救出多人的安徽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教导员陈陆,却牺牲了,年仅36岁。
陈陆有沉稳洪亮的声音。抗洪救人时,他大喊:“我打头。”他的领航艇遭遇旋涡时,他又喊:“快掉头。”陈陆的大吼,救了其他十几名救援人员的命。这不是陈陆 次在灾情救援中挺身而出。合肥遭遇雪灾,他带队奋战救援48小时,脚趾严重冻伤,险些截肢;庐江县突发山火,他长时间暴露在沼气里战斗,胶靴被烧穿,双腿被高温烫伤;汶川地震救援中,他咬牙拖着伤腿,背着30多公斤的破拆器材,连续10天在震区救援……
选择消防、扎根消防基层15年,陈陆在救援一线1次病危、2次晕厥、8次负伤。对陈陆来说,“火焰蓝”就是他心目中英雄的制服颜色,“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就是他选择成为的英雄模样。陈陆一片赤诚初心一直燃烧到了 ,只为每个生命无恙。
高考作文速用示范
●从没有天生的英雄,只是因为国家需要、人民需要,他们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选择用生命、用最炽热纯净的初心,为身后的亿万“亲人”,挺立成英雄的模样。36岁,正是书写灿烂人生的年龄。陈陆奋不顾身搜救困难群众,书写了人生最美的华章。生命有涯,价值无限。一个人的生命融入到保卫人民生命的事业中, 贵,最有意义。崇敬抗洪英雄陈陆,他用生命陈述人民安全的故事,用行动筑造洪水中的安全陆地。我们也应像陈陆学习,为保护人民利益奋斗不止。
抗洪相关人物链接
●90后、70后、50后,祖孙三代共抗洪
年7月8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鄱阳湖流域汛情严重,当晚24时,萍乡市消防救援支队接到上级命令,53名指战员紧急集结增援鄱阳,跃进北路特勤消防站的余雷欢也在其中。害怕家人担心,余雷欢没有把去鄱阳抗洪的消息告诉他们。7月9日早6时许,经过近6小时的长途奔波,余雷欢随队抵达集结点。此后的5天中,从白天到黑夜,任务一个个下达,余雷欢共参加了38次抗洪抢险任务,但不论多危险,余雷欢总是冲锋在前。
一直以为父母都在九江市家中的余雷欢趁着休整间隙看朋友圈时,才发现父亲响应老家江洲镇“回乡支援抗洪”的号召,瞒着他上了一线;余雷欢的父亲也在电视上发现了儿子从洪水中抱出瘫痪老人的身影。父子俩打视频电话一聊,才知道家里祖孙三人都在抗洪一线——余雷欢的爷爷余细苟,年近七十,仍坚持上坝巡查。在视频电话中,祖孙三人除了互相嘱咐注意安全外,也不知道说啥。
“爷爷和爸爸教会了我责任和担当,在这样的家风浸润下,我只是做了一个年轻人应该做的事,承担了一名消防救援人员应尽的职责。”余雷欢说。
●常规角度:家风传承,祖孙三人共担抗洪使命。祖孙三人互相瞒着参加抗洪,默默用行动传递着责任与担当的优良家风。洪水中、堤坝上,为他人、保大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电话中互相叮嘱安全,便将一个家庭的大义传递。
●核心角度:生活中的普通人,堤坝上的抗洪英雄。消防队员、务工返乡人员、留守老人,余家祖孙三人只是无数普通百姓的代表,他们冲在抗洪一线,用凡人之躯铸就了保卫百姓安全的英雄之堤。
3、张桂梅:素心托高洁
颁奖词
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喂 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事迹
“燃灯校长”张桂梅:我想改变一代人
张桂梅祖籍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年跟随姐姐从东北来到云南支边,后随丈夫同在大理市喜洲镇 中学任教。丈夫因癌症去世后,她放弃了大理优越的工作环境,申请调到深度贫困山区华坪县任教。
了解到当地女生失学情况严重,张桂梅萌生了一个想法:筹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在女高建校10年中,她先后失去了三位亲人,但每一次,她都没能回去看一眼。即便如此,在募捐中,她还是会遭到一些不解,被人放狗出来追咬,被以为是骗子,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人吐口水……
克服重重困难,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终于在年9月开学。年,华坪女高有名学生参加高考,其中人达到本科线,本科上线率94.3%。建校至今,已经有多名大山里的女孩考上大学。但张桂梅的身体每况愈下,患上了肺气肿、肺纤维化、小脑萎缩等10余种疾病。
有人说,张桂梅除了一副瘦弱的身躯是自己的以外,什么都没有。她没有孩子、没有亲人、没有家。她却笑着说:“不,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有一颗火热的心,这颗心里面有党、有国家、有人民、有学校、有千千万万的孩子,我什么都有!”
●常规角度:坚守初心,甘于奉献。三尺讲台虽小,却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的重任。张桂梅、陈立群把自己的全部身心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如引路明灯般在漆黑的夜里为贫困山区的孩子照亮了人生之路。
●核心角度:用爱与责任助推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们希望有更多像张桂梅、陈立群一样的教育工作者,用爱与责任点亮更多孩子心中的梦想,用教育的神奇力量为更多聚光灯照不到的贫困家庭带去光明和希望。
●创新角度:用“前浪”推进“后浪”,让教育培育希望。捧着一颗丹心谱写教育华章,张桂梅、陈立群这些坚挺的“前浪”们始终坚守教育扶贫阵地。我们相信,年轻的“后浪”们,将在“前浪”的提携下,携起手来,“乘风破浪”,共谱教育新篇章!
高考作文速用示范
●找到适当位置的前提是坚定信念,设计好自己的人生。名校毕业的黄文秀,告别都市的繁华,回到故土,成为脱贫战场上勇敢的战士;与丈夫分隔近二十载的樊锦诗,舍半生给茫茫大漠,至今仍在敦煌辛苦奔波;放弃国外优渥条件的黄大年,心系祖国,成为中国 技术的攻坚人。因为信念,无论是名利的诱惑还是条件的险恶,都不足以阻挡这些追光者们坚定的脚步。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居燕雀之群,怀鸿鹄之志。我们青年学生要以他们为榜样,坚定信念,如此我们才能瞄定方向,奋勇前行。
(年高考浙江 作文《正视落差,瞄定方向》)
●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既是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也是舍我其谁的历史使命。黄文秀把自己的扶贫路比喻为“长征”路,这是一个比喻,也是她工作的真实写照。拒绝都市的喧闹,她担起建设家乡的重任;任其职尽其责,她走村串户引进种植技术——她是带着使命感、责任感投身到脱贫攻坚事业中来的。她用行动告诉青年朋友们,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长征”,我们只有把人民装在心里,青春才能无怨无悔。
4、万佐成、熊庚香夫妇:炊香万灶烟
颁奖词
微弱的灯,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红的灶,氤氲出亲情的味道。这陋巷中的厨房,煮沸担心和苦涩,端出温暖和芬芳,惯看了悲欢离合,你们总是默默准备好炭火。
事迹
万佐成和熊庚香是一对生活在江西南昌的普通夫妇。他们年过六旬,医院附近经营一间露天厨房。从年起,这里也是一间共享“抗癌厨房”。
最初,医院旁的小巷里经营油条摊位。每当收摊时,总有患者家属前来借锅灶炒菜,夫妇俩从不拒绝。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求助,万佐成和妻子就买了10多套厨具和煤球炉,多的时候,一天有近三百人来炒菜。因为设备大家共用,所以这个厨房被亲切地称为“抗癌厨房”。
为了让“抗癌厨房”能维持下去,万佐成夫妇开始收一点成本钱,炒菜收0.5元,后来,煤球涨价、电费涨价,二人难以支撑,炒1个菜就收1元,维持收支平衡。每年过年期间,厨房免费使用。
万熊夫妇的初心十分简单:“有的病治不好了,但是能让病人吃的好一些,家属的遗憾也能少一些”。他们还经常开导、帮助病人,让大伙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这间厨房的墙上,密密麻麻写满了电话号码。这些都是使用厨房的患者家属留下的,他们为了表达感谢,邀请老两口将来到自己家中作客。
5、王海:为国击豺狼
颁奖词
在朝阳下俯冲,迎着西风开火。空中的尖刀,以一当十;疆土的坚盾,巡天卫国。山河已无恙,祖国的雄鹰已飞得更高,你刻在机身上的星星,是战士们的巡航坐标。
事迹
年4月25日,王海作为空3师第9团第1大队大队长,随空3师一起奉命编入 空军战斗序列,开始执行战斗任务。11月18日下午2时左右, 空军第9团和苏联空军在朝鲜肃川上空迎击美国空军,王海大队以5∶0结束战斗,王海本人击落2架敌机。12月15日,王海大队再度迎战美国空军,以4对12的劣势创下6∶1的惊人战果。
在抗美援朝作战期间,他率领人民空军年轻的 大队,与号称“世界 ”的美国空军激战80余次,击落敌机29架,本人击落敌机9架。因功勋卓著,该大队后来被命名为“王海大队”。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至今仍陈列着一架绘有9颗红星的米格-15歼击机,这就是王海当年驾驶过的功勋飞机。
年是中国人民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70年前,祖国的一声召唤,最可爱的中华儿女奔赴朝鲜,保家卫国。两年零9个月,一千多个日夜,名烈士的忠骨埋于他乡。那本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但英雄们凭借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年10月23日,纪念中国人民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总书记发言时强调,我们要铭记 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气昂昂,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在此之前,第七批位在韩中国人民 烈士遗骸回到祖国,被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英雄归故里,浩气存天地。没有比魂归故土更好的告慰,没有比铭记传承更好的延续。
速用示范
●每一次出征都铭记着使命与梦想,每一段历史都会在岁月长河中凝结成人们的共同记忆。今天,我们走进军事博物馆参观抗美援朝主题展览,了解 将士是如何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打破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从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中,读懂他们的舍生忘死、浴血奋战、攻坚克难;通过抗美援朝参战老兵的讲述,重温那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战斗场景。70年过去了,时光的流逝并没有漂白那段记忆,反而让抗美援朝的每一个细节、故事、人物都更加刻骨铭心、历久弥新。我们用各种方式回到历史,回到记忆深处,为的是追溯来路、找寻初心。
家国情怀是把“个人—家—国—世界”连为一体的情感和胸怀。在传统意义上,家国情怀更多的是孝亲爱国之情,我们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安民、匡扶天下的担当。长期以来,家国情怀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流淌着民族的精神道统,滋润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国家认同”,号召中学生具有家国情怀。近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也在考查“家国情怀”这一主题。如年高考北京卷大作文题①“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考查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意在培养考生的家国情怀;天津卷作文题“中国面孔”,命题材料以杜甫为“中国面孔”的代表,意在考查家国情怀。
如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青春接棒,强国有我”,材料再现不同时期青年的爱国行动,激励当代青年奋勇接棒,引导考生抒写心中的家国情怀;天津卷作文题“爱国情怀”,命题材料中的“爱国”“献身”等词,直击家国情怀。再如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世纪宝宝’中国梦”、北京卷大作文题①“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都聚焦“家国情怀”,指引考生立足个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