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工程魅力语文周刊~
(总第16期)
愿阅读在一中校园蔚然成风
——在第五届华亭一中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的总结讲话(节选)
◆赵万田
说到奉献与传承,我们必须要提青蓝工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张涛、陈晓娟两位老师为我们的青蓝工程做出了示范,以师徒、师生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方式,让教师专业成长追根溯源,让语文教学之阅读、写作落到实处!作为老师,一旦把阅读的使命担当起来,老师的专业成长就有希望,青蓝传承就插上了翅膀。关于阅读,有几句话我深信不疑: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是最美的精神化妆;阅读,是门槛 的高贵。阅读者做久了,就成了引领者;写作者做久了,就成了专业人;思考者做久了,就成了思想家!愿阅读在一中校园蔚然成风!榜样引领方向奉献铸造辉煌年2月17日20:00,《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播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为张定宇、陈陆、张桂梅、万佐成熊庚香夫妇、王海、汪勇、谢军、叶嘉莹、毛相林、国测一大队……当主持人再次念起这些熟悉的名字时,无数观众被感动,在极不平凡的年,他们或在危难中逆行,或在逆境中坚守,或在各自岗位尽己所能。他们将“伟大”与“平凡”画上等号,用担当和勇气感动中国。~1张定宇:宇定光自发~
湖医院是最早接医院,收治病人全部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院长张定宇隐瞒自己患渐冻症的病情,顾不上已感染新冠肺炎的妻子,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他说:“虽然有愧疚,但当时不需要做取舍,能帮助到别人,觉得很幸福!”年9月8日,张定宇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颁奖词:
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赢一秒;身患绝症与新冠周旋,顾不上亲人已经沦陷。这一战,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间。那一晚,歌声飘荡在城市上空:我们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张定宇
事迹:
拼渐冻生命,与疫魔竞速
57岁的张定医院的院长,他用行动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被湖北省委授予“ 共产党员”称号。
年12月,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首批7名不明肺医院。多年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职业敏感让张定宇 时间判断,这不是普通的传染病。他果断决策将这些病人迅速集中到隔离病房,穿上防护服,进隔离区查看症状,分析研判并进行救治。然而,医院收治首批病人22天后,同为医疗人员的张定宇的妻子,在工作中被感染新冠肺炎,住进了相隔医院接受隔离治疗。妻子入院三天后,张定宇前去探望,却只待了不到半小时,就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鲜为人知的是,张定宇在年被确诊患上了运动神经元病,俗称渐冻症。这种罕见病目前无药可救,通常会因为肌肉萎缩而逐渐失去行动能力,就像被慢慢冻住一样, 呼吸衰竭而失去生命。他向全院职工隐瞒了自己的病情,继续奋战在治病救人的 线。
一个多月,夜以继日,张定宇病了。躺在床上输液时,他手里仍拿着各种材料数据了解病人情况、重症人数、救治进展……共产党员、院长、医生,是张定宇的三重身份。“无论哪个身份,在这非常时期、危急时刻,都没理由退半步,必须坚决顶上去!”张定宇说。~2陈陆:男儿付死生~
年夏天,安徽庐江县遭受百年一遇洪灾。7月22日,庐江县石大圩漫堤决口,约人被洪水围困,情况危急。
当天,安徽省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陈陆带领大队辗转5个乡镇,连续奋战,成功转移群众人。在营救过程中,决口突然扩大,救援队员所乘橡皮艇被卷入激流漩涡侧翻,年仅36岁的陈陆英勇牺牲。
“放心,我会守好庐江”,是陈陆对父亲的承诺,也是他用生命兑现的对国家和人民的承诺。
颁奖词:
出发,最快抵达,为危难的乡亲奉上 的年华。欠身体一台手术,欠妻子一个告别,欠父母一次团圆。洪水汹涌,你是浪尖上的逆行者,大雨过后,你是天空灿烂的霞。《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陈陆
事迹:
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
年8月,安徽巢湖在经历了历史罕见的汛情考验之后,安澜终得重现。然而曾连续奋战96小时、救出多人的安徽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教导员陈陆,却牺牲了,年仅36岁。
陈陆有沉稳洪亮的声音。抗洪救人时,他大喊:“我打头。”他的领航艇遭遇旋涡时,他又喊:“快掉头。”陈陆的大吼,救了其他十几名救援人员的命。这不是陈陆 次在灾情救援中挺身而出。合肥遭遇雪灾,他带队奋战救援48小时,脚趾严重冻伤,险些截肢;庐江县突发山火,他长时间暴露在沼气里战斗,胶靴被烧穿,双腿被高温烫伤;汶川地震救援中,他咬牙拖着伤腿,背着30多公斤的破拆器材,连续10天在震区救援……
选择消防、扎根消防基层15年,陈陆在救援一线1次病危、2次晕厥、8次负伤。对陈陆来说,“火焰蓝”就是他心目中英雄的制服颜色,“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就是他选择成为的英雄模样。陈陆一片赤诚初心一直燃烧到了 ,只为每个生命无恙。
~3张桂梅:素心托高洁~
年,在云南儿童之家工作的张桂梅看到了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不幸,她希望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彻底解决山区贫困问题。她四处奔波筹集资金,努力了五年也才筹集到1万元。
经多方努力,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成立,这是全国 一所免费女高,专门供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建校12年来,已有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做贡献。
在颁奖现场,因为关节痛,张桂梅的手上贴满膏药;早上要吃十多种药,中午吃五种药……主持人白岩松说:“大姐这是在拼命啊”。张桂梅说:“拼就拼一点吧,现在是当妈的感觉……”
颁奖词:
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 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张桂梅
事迹:
“燃灯校长”张桂梅:我想改变一代人
张桂梅祖籍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年跟随姐姐从东北来到云南支边,后随丈夫同在大理市喜洲镇 中学任教。丈夫因癌症去世后,她放弃了大理优越的工作环境,申请调到深度贫困山区华坪县任教。
了解到当地女生失学情况严重,张桂梅萌生了一个想法:筹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在女高建校10年中,她先后失去了三位亲人,但每一次,她都没能回去看一眼。即便如此,在募捐中,她还是会遭到一些不解,被人放狗出来追咬,被以为是骗子,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人吐口水……
克服重重困难,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终于在年9月开学。年,华坪女高有名学生参加高考,其中人达到本科线,本科上线率94.3%。建校至今,已经有多名大山里的女孩考上大学。但张桂梅的身体每况愈下,患上了肺气肿、肺纤维化、小脑萎缩等10余种疾病。
有人说,张桂梅除了一副瘦弱的身躯是自己的以外,什么都没有。她没有孩子、没有亲人、没有家。她却笑着说:“不,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有一颗火热的心,这颗心里面有党、有国家、有人民、有学校、有千千万万的孩子,我什么都有!”
~4万佐成、熊庚香夫妇:炊香万灶烟~
医院旁小巷里的油条摊位到炒1个菜收1元的“抗癌厨房”,18年来,江西南昌夫妇万佐成和熊庚香与癌症病人相伴,用爱心守护他们。
如今,已近70的他们,依然凌晨四点起床备好炉火,迎接每一天的新老客人,天从不离开。这对夫妻的初心十分简单:“有的病治不好了,但能让病人吃好一些,家属的遗憾也能少一些。”
颁奖词:
微弱的灯,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红的灶,氤氲出亲情的味道。这陋巷中的厨房,烹煮焦虑和苦涩,端出温暖和芬芳,惯看了悲欢离合,你们总是默默准备好炭火。《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万佐成熊庚香
事迹:
万佐成和熊庚香是一对生活在江西南昌的普通夫妇。他们年过六旬,医院附近经营一间露天厨房。从年起,这里也是一间共享“抗癌厨房”。
最初,医院旁的小巷里经营油条摊位。每当收摊时,总有患者家属前来借锅灶炒菜,夫妇俩从不拒绝。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求助,万佐成和妻子就买了10多套厨具和煤球炉,多的时候,一天有近三百人来炒菜。因为设备大家共用,所以这个厨房被亲切地称为“抗癌厨房”。
为了让“抗癌厨房”能维持下去,万佐成夫妇开始收一点成本钱,炒菜收0.5元,后来,煤球涨价、电费涨价,二人难以支撑,炒1个菜就收1元,维持收支平衡。每年过年期间,厨房免费使用。
万熊夫妇的初心十分简单:“有的病治不好了,但是能让病人吃的好一些,家属的遗憾也能少一些”。他们还经常开导、帮助病人,让大伙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这间厨房的墙上,密密麻麻写满了电话号码。这些都是使用厨房的患者家属留下的,他们为了表达感谢,邀请老两口将来到自己家中作客。
~5王海:为国击豺狼~
抗美援朝时,空军原司令员王海上将率领人民空军年轻的 大队,与号称“世界 ”的美国空军激战80余次,击落敌机29架,本人击落击伤敌机9架。因功勋卓著,该大队后来被命名为“王海大队”。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至今仍陈列着一架绘有9颗红星的米格-15歼击机,这就是王海当年驾驶过的功勋飞机。年8月2日,王海逝世,享年95岁。
颁奖词:
在朝阳下俯冲,迎着西风开火。空中的尖刀,以一当十;疆土的坚盾,巡天卫国。山河已无恙,祖国的雄鹰已飞得更高,你刻在机身上的星星,是战士们的巡航坐标。《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王海
事迹:
年4月25日,王海作为空3师第9团第1大队大队长,随空3师一起奉命编入 空军战斗序列,开始执行战斗任务。11月18日下午2时左右, 空军第9团和苏联空军在朝鲜肃川上空迎击美国空军,王海大队以5∶0结束战斗,王海本人击落2架敌机。12月15日,王海大队再度迎战美国空军,以4对12的劣势创下6∶1的惊人战果。
在抗美援朝作战期间,他率领人民空军年轻的 大队,与号称“世界 ”的美国空军激战80余次,击落敌机29架,本人击落敌机9架。因功勋卓著,该大队后来被命名为“王海大队”。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至今仍陈列着一架绘有9颗红星的米格-15歼击机,这就是王海当年驾驶过的功勋飞机。
~6汪勇:芳草递春风~
年除夕,武汉快递员汪勇说服家人,医院送护士回家。1月25日到4月8日,他每天只睡4小时:一个人能力有限,就发动朋友圈,解决医护人员出行;为让医护随时吃上免费热饭,他又多方联络解决需求……
颁奖词:
没有人能百毒不侵,热血可以融化恐惧;没有人是生来的勇者,责任催促你重装上阵。八方统筹百般服务,你以凡人之力书写一段传奇。《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汪勇
事迹:
“组局者”汪勇:非凡之勇,大爱之行
“我是一个没有任何资源的人……大家都在为这个事情努力,我只是一个组局的人。”汪勇说。2月26日,国家邮政局印发通知授予汪勇“最美快递员”称号,并号召向汪勇学习,凝聚起全行业投身疫情防控斗争的强大力量。
1月23日,武汉全城公交地铁停运。医院因为位置偏远,医护人员上下班通勤成为难题。在经历了反复的思想斗争之后,顺丰快递员汪医院下夜班的求助者。随后,汪勇把医院的需求信息往其他群里发送,并开始招募志愿者。出行问题初步解决后,让援鄂的医护人员吃上热乎乎的白米饭成为汪勇的执着心愿。他采取扫街的方法,看到开门的餐厅就进去谈合作,终于找到了一家固定供餐的餐厅。爱心就像雪球,越滚越大。一个又一个新的“局”不断组成,一点一点的爱不断传递,一点一点的计划渐进实施,这背后,是众多如汪勇一般的志愿者怀着爱心、凭着勇气聚到一起。平凡之人追随本心,做出了非凡之事。
~7谢军:北斗灿繁星~
年6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 一颗卫星发射成功,这代表着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北斗三号卫星研制中,谢军团队创造性地实现了卫星批量化生产,仅用1年零14天将19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航天发射史的新纪录!
颁奖词:
滴答,滴答,中国在等待你的回答。你的夜晚更长,你的星星更多,你把时间无限细分,你让速度不断压缩。三年一腾飞,十年一跨越。当第五十五颗吉星升上太空,北斗,照亮中国人的梦。《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谢军
事迹:
年6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 一颗卫星发射成功,这代表着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谢军与北斗的故事很早就开始了。年,谢军大学毕业后即投身航天工业,参与了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海洋二号卫星等国家重大航天工程,并用了3年多的时间,让北斗卫星用上了自主研制的精准的原子钟。年,谢军担任北斗二号导航卫星总设计师。
在北斗三号卫星研制过程中,谢军团队创造性地实现了卫星批量化生产,仅用1年零14天的时间,将19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航天发射史的新纪录。
~8叶嘉莹:蕴玉抱清辉~
世纪70年代,已是多所名牌大学教授的叶嘉莹,愿不要任何报酬回国教书。如今,90多岁高龄的她仍坚持讲学,还捐出多万元支持中华 传统文化研究。她用一生培养了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人才。
叶嘉莹说:“人的精神品格能够提升,提升以后,他就有他自己内心的一份快乐。他不会每天总是为追求现实的那一点金钱之类的东西而丢掉人生最宝贵的价值。”
颁奖词:
桃李天下,传承一家。你发掘诗歌的秘密,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叶嘉莹
事迹:
做古典诗词“摆渡人”
年,叶嘉莹生于北京。幼年时,叶嘉莹读到“朝闻道,夕死可矣”时,心灵极受震撼。圣贤之书让她相信,宇宙之间自有一种属“灵”的东西存在,当人生困厄降临时,便多了应对的力量。从牙牙学语的孩子到耄耋之年的老人,一首首诗词连缀起了叶嘉莹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她才情纵横,却命运多舛,是诗词的力量让她始终保持着生命内在的完整,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
对叶嘉莹来说,“书生报国”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教书育人。 次回国教书,叶嘉莹特意买了一件蓝色中式上衣。站在祖国的讲台上,面对台下黑压压的学生,她仪态高贵,激情四溢,京腔婉转,满满一黑板的粉笔字,写了又擦,擦了又写。几十年来,她先后受聘为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举行古典诗词专题讲演数百场,为传播中国诗词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她把投身诗词教育当成一种极大的乐趣。她说自己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教书。“我觉得这真是我愿意去投入的一个工作。如果人有来生,我就还做一个教师,我仍然要教古典诗词……”
年年末,叶嘉莹当选“年度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杰出贡献人物”。叶先生通过视频向论坛组委会和《小康》杂志社表达了感谢,并再一次表达了自己对于传承古典文化的坚定信念。
有一种气韵穿越唐宋,有一种声色流传古今。她——叶嘉莹,就这样走来,穿过90多年风雨,素心如简,踏歌而行,一首诗就是一辈子,简单得如此繁华;她就这样回归,跨越大洋彼岸,初心如昨,道正声远,守护文化的香火,把生命诗化为一曲长歌。
~9毛相林:山路得康庄~
坚守偏远山村43年,毛相林带领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7年铺就一条8公里的“绝壁天路”。
年以来,他培育“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带大家走上致富路。年,下庄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年,下庄村人均年收入,达到一万两千多元,比路通前翻了40多倍。
颁奖词:
绝壁上打响了抗争命运的 炮,山坡上种下了向往美好的 棵苗。不信天,不认命,你这硬实的汉子,终于带着乡亲们爬出这口井。山到高处你是峰,路的尽头是家园。
事迹:
作为下庄村村委会主任,他带领村民不等不靠、艰苦奋斗、拔除穷根,是 基层党员干部代表。原下庄村四周高山绝壁合围,外出只有一条盘旋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世世代代几乎与世隔绝。自年,毛相林带领村民,历时7年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达8公里的“天路”。出山公路修通后,他又带领村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历时15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蹚出了一条致富路,年,下庄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其中,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56元),让村庄贫穷落后的面貌大大改观。年,下庄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
毛相林43年坚守偏远山村,坚持苦干实干,带领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7年铺就一条8公里的“绝壁天路”。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元,是修路前的43倍。
年以来,他培育“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移风易俗,提振信心志气,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让乡亲们改变了贫困落后面貌,过上了富裕文明生活。毛相林打通绝壁、誓拔穷根的事迹传遍了全国各地,赢得了人们广泛赞誉,他也陆续获得“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等荣誉称号。
~10国测一大队:量天测地,绘我河山~
年5月,国测一大队第7次测量珠峰高度,最终测定珠穆朗玛峰的 高程为.86米,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测绘科技的巨大成就。
两下南极,7测珠峰,39次进驻内蒙古荒原,52次深入高原无人区,52次踏入沙漠腹地……自年建队以来,国测一大队徒步行程累计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0多圈。国测一大队的历史,就是一部挑战生命极限的英雄史。建队以来,有46名职工牺牲,还有许多人姓名难以寻找,连一块墓碑也没来得及立。他们的生命传奇唯有大地作证。
颁奖词:
六十多年了,吃苦一直是传家宝,奉献还是家常饭。人们都在向着幸福奔跑,你们偏向艰苦挑战。为国家苦行,为科学先行,穿山跨海,经天纬地,你们的身影是插在大地上的猎猎风旗。
事迹:
国测一大队自年建队以来,先后完成和参与完成了全国大地测量控制网布测,中蒙、中苏、中尼边境联测,京、津、唐、张地震水准会战,国家重力基本网的布测,全国天文主点联测,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南极中山站建站和第21次南极科考测量,国家GPSA、B级网、国家高程控制网、中国公路网GPS测绘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的建设、施测和管理等国家重点测绘项目,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测绘保障。
国测一大队自年建队以来,坚持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他们徒步行程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0多圈,他们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用血汗乃至生命绘出祖国的壮美蓝图。
国测一大队的历史,就是一部挑战生命极限的英雄史。建队以来,有46名职工牺牲,还有许多人姓名难以寻找,连一块墓碑也没来得及立。他们的生命传奇唯有大地作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