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如何注意全程治疗

答: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合并肺气肿是老年常见呼吸系统疾患,“慢支”是由细菌、病毒以及物理、化学刺激等因素引起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由于反复急性发作,使气管、支气管粘膜增厚、萎缩或纤维化变性,以致咳嗽、咳痰或伴喘息长期不愈;肺气肿由“慢支”反复发作、长期咳嗽,形成肺泡充气膨胀、受损及肺内压力增高、肺组织弹性丧失而出现的呼吸困难(呼气困难)和紫绀(早期不明显)。本病治疗的全过程,应始终注意预防感染和控制感染的两大要点,预防感染是非感染期用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控制感染是急性感染发作时着力用药抗感染,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感染频发和延缓肺心病的形成。中医认识本病与此亦颇接近,谓“慢支”为“久咳”,肺气肿为“肺胀”,总属肺、脾、肾虚损,气道阻滞不畅,本虚标实是其基本病机。因此,治疗用药在感染时以祛邪治标为主,必须注意扶正固本,非感染期以扶正固本为主,必须注意治标。扶正固本侧重温阳益气,肺脾肾同治,治标侧重祛风通气,辨证施药,二者有机结合,相互为用,方能取得最佳效果。   感染期治疗用药:本病急性感染发作期,原发症状多加重,咳嗽呈阵发性剧咳,始无痰或痰稀,后痰多或痰黄,胸闷、气短明显,并伴低热或恶寒,纳呆、便秘等症。此时用药应当以祛邪为主治标,辅以扶正固本。祛邪包括祛风和通气两类药物,祛风又包括解痉、抗过敏之品,如选用蝉蜕、僵蚕、地龙、全蝎、蜈蚣以祛风解痉;苔腻白舌淡红,可选加麻黄、细辛、辛夷、鹅不食草以发散风寒,若苔黄舌红,可选加薄荷、桑叶、菊花、牛蒡子以发散风热。通气又包括降气、通腑、化痰、化痰药物,如选用苏子、旋覆花、枇杷叶、大腹皮甚至降香、沉香、郁金以降气;大黄以通腑;痰稀用半夏、白芥子、白前温化寒痰,痰稠或色黄用桔梗(胃溃疡勿用)、贝母、前胡、瓜蒌、海浮石、海蛤壳、竹茹、葶苈子清化热痰;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选用桃仁、红花、丹参、三七、毛冬青以活血化瘀。若身热甚、苔黄舌干,还须重加金银花、连翘、黄芩、鱼腥草以清热解毒;纳呆酌加神曲、谷麦芽。扶正药可选用2~3味,如用生晒参、党参、山药以益气,偏阴虚宜加北沙参、天冬、玉竹;偏阳虚宜加淫羊藿、沙苑子、胡芦巴。治标兼固本,治本须益肺脾肾。   非感染期治疗用药:非感染期“慢支”原发症状较轻微,微咳或偶然咳嗽,痰少而气短明显,体质消瘦,纳谷不馨。此期着重以扶正为主,兼以治标。扶正固本药如用生晒参或红人参、黄芪、党参、山药、五味子以益肺脾肾之气,偏阳虚,宜选补骨脂温脾助肾阳,巴戟天、淫羊藿壮补肾阳,山茱萸补益肝肾,血压偏高加杜仲,滑精加沙苑子,便秘加肉苁蓉,若制丸膏剂加蛤蚧、紫河车及鹿角胶;偏阴虚,宜选麦冬、百合、黄精滋脾润肺,女贞子、龟甲滋阴养肝肾。治标祛风药,如选用地龙、僵蚕以熄风平喘通络;阳虚选加细辛、生姜温肺祛风,阴虚选加沙苑子疏肝祛风,蝉蜕祛风解痉。治标通气药,如喘甚用沉香降气纳气,杏仁平喘通便;痰多偏稠宜用瓜蒌仁、川贝母以润燥散结化痰,痰稀纳呆可选莱菔子消食祛痰。总之,此期是本病治疗最为重要阶段,而且疗程最长,必须主次分明,标本同治。方能有望获得“正复邪自去,邪去正自安”的预期疗效。

中医智库医心医意评析:本病伴有支气管粘膜增厚、萎缩或纤维化变性全程加用活血药可提高临床疗效。

原文年发表于《中医杂志》,由中医智库编校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和原杂志所有,中医智库谨表谢意!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中医智库与您分享中医好文章!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有何需求,请







































怎样能治好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有哪些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ns.com/wazz/133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