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周末,一口气看完了美剧TheQueensGambit,也赚走了我一公斤的眼泪。
最开始,中文翻译做《女王的棋局》,英文直译,也不算有错,而后更改为国际象棋里的固定术语—《后翼弃兵》,更加贴近内涵。
但对于一个国际象棋门外汉而言,最吸引我的还是里面鲜活立体的角色。
现在都流行说“大女主”电视剧,《后翼弃兵》绝对算是其中一个。
一个孤儿,在福利院长大,意外接触到了国际象棋,展现出超高的天赋,和孤儿院的维修工爷爷,借了5美元参加象棋比赛,从此一路升级打怪,打败苏联问鼎世界冠军。
但我更愿意把它称之为“女性成长故事”,年代,女性很少参加竞技类的比赛,得不到尊重和支持,但女主角Beth却用实力,击退了一切的怀疑。
她的养母Alma拥有优秀的钢琴弹奏技巧,但只能孤独地留在家里,等待她的只有丈夫回家时冷漠的表情。
内心的苦闷抑郁,无处纾解,却被当做是一种疾病,终日靠镇静剂为生。
但是,当她陪着Beth一起外出比赛的时候,处事果断、思路清晰,她也变成了一个眼里有光的独立女性。
还有坚强的孤儿院院长、努力实现律师理想的黑人闺蜜...每个人都跟着自身的命运起伏,不断成长。
即使是天才少女,背后的生活也并非一帆风顺,从小缺少家庭父母的关爱,在孤儿院又染上药瘾,镇静剂带来的幻觉,让她深夜独自想象棋盘的走势,也导致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离开药物就无法正常比赛。
男性反而是“配角”,Beth唯一动心喜欢的Townes,是天才少女青春回忆里的白月光。
还有孤儿院维修工Shaibel先生,他是当之无愧的伯乐,发现了Beth的天赋、让专业的老师带着Beth入门、还借给Beth第一次参加比赛的报名费。
还让我从头哭到尾,念念不忘那5美元报名费
只不过,赢得无数奖杯的天才,背后的生活也充满了苦涩、孤独、迷茫、抽烟、嗑药和酗酒。
我很喜欢这组照片,Beth人生的棋盘里,不但有黑白两色棋子,还有酒精,有药物,但只要下棋的那个人,坚持到最后一刻,总有翻盘为胜的机会。
竟然还意外地被造型圈粉了。
说起来今年的时装剧应该是《艾米丽在巴黎》,主打50年代欧洲时尚中心的巴黎,结果造型实在太跳跃,我个人有点接受不了。
《后翼弃兵》故事背景是五六十年代的美国,迪奥先生在年推出了著名的NewLook风尚,席卷了欧美两地。
剧中的天才少女Beth,顶着金色的Bobo短发,穿着NewLook风格的收腰剪裁套装,也给我留下了极具审美的享受。
最开始在孤儿院生活,便于打理的短发,穿得也是颜色暗沉,规矩乖巧的衣服。
第一次获得比赛奖金,Beth才有了选择自己的衣服的能力,她买下了一件绿色格纹的连衣裙。
反复穿过多次,可以用内搭衬衫来做点变化,这才像普通人的习惯嘛。
从学生时代开始,就爱穿彼得潘领子的衣服。。
随着年龄的成长,服装造型也越来越有气场,但不变的是NewLook特点。
简约的设计,低饱和度的色彩,既保留了当时年代大牌设计的影子,也符合当下的高级审美。
高领针织衫和半身伞裙,如今依旧时髦得体。
偶尔也有棋局以外,那属于美国年轻女孩特有的休闲摩登。
低谷的时候,Beth模仿了摇滚乐队ShockingBlue乐队主唱MariskaVeres的叛逆夸张的眼妆。
在服装上也尽显巧思,除了女主角第一次花钱买的格子裙,很多的服装都暗含棋盘格。
就算在堕落颓废的时候,也不忘性感撩人。
最后的情节,Beth代表美国战胜苏联名将,赢得了世界冠军,她穿着白色毛呢大衣,自由自在地走在大街上。
造型也暗合了白色棋子的女王形象,也呼应了Queen‘sGambit的剧名。
造型精良用心,和复刻出英国王室奢华服装的电视剧《王冠》一起,全部的戏服都被收录进入BrooklynMuseum(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
剧里的Beth女王气场强大,眼神犀利,我一直以为演员大概在30岁上下。
结果意外发现演员AnyaTaylor-Joy(安雅泰勒-乔伊)是96年的小女孩。
16岁的时候,偷穿妈妈的高跟鞋逛街遛狗,意外地被知名模特经纪人SarahDoukas发现,成为了KateMoss和CaraDelevingne的同公司小师妹。
初涉大荧幕的恐怖悬疑电影《女巫》,在第32届圣丹斯国际电影节展映,由此获得了第26届哥谭独立电影奖,最具突破演员奖。还参演过《放射性物质》、《分裂》、《良种动物》等电影。
今年年初小火了一把,英国简·奥斯汀名著Emma(爱玛)改编的电影里,饰演爱给人牵线做媒的Emma。
Anya妹子确实非常适合年代感的造型,美得像一幅油画。
如此立体的长相有着多国混血基因,母亲是摄影师和室内设计师,有西班牙与英国混血,父亲是快艇选手,苏格兰与阿根廷混血。也怪不得英国旧式贵族的装扮,显得如此的和谐美好。
戏外接受视频采访的时候,香槟色长发的时候,真的很有美人鱼的感觉。
虽然脸精致小巧,但眼睛大,而且眼距宽,就是我们这几年常说的“鲶鱼脸”,现在说起来就像倪妮、林允这样的高级脸。
只不过,Anya在学生时期因为眼距宽,被同学笑话长得像一条鱼,遭到了校园霸凌,被锁在储物柜里,禁止进入教室。
自闭自卑,好在她极具辨识度的脸,却让她在模特和演员的赛道上,迎来了机遇。
现在的Anya也能开玩笑地说:“如果你想让我接到球,记得要往我头的旁边丢,别往中间,不然我看不到。”
在欧美也算小有名气,带着作品参加过很多采访和综艺节目。
如此貌美的脸,当然也得到时尚圈的青睐,登上时尚杂志的时候,标题就是UNIQUEMUSE(独特的缪斯)。
网友还翻出来年参加时尚奥斯卡MetGala时候的造型,Anya就像是从古堡走出来的金色仙女。
眼距宽也好,五官突出也罢,从素面朝天的学生时代,到妆容精致的演员,这种大气的长相,反而成为撑住各种戏剧造型的最佳面容,审美真的不应该是单一而固化的啊。
这么说来,Anya也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大女主,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文/林曦Alice,文章首发公众平台「曦有专栏」,探索时尚美学,记录灵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