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呼吸衰竭:是指各种缘由引发的肺通气和(或)肺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气体交换,致使缺氧伴和(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动脉氧分压低于60mmHg和(或)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mmHg而引发的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症。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指具有气流阻塞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
3.慢性支气管炎: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炎症。表现为咳嗽、咳痰伴喘息每一年病发延续3个月以上连续2年或以上并排除其他心肺疾患。
4.心力衰竭:因心肌收缩力和(或)舒张功能障碍不能将静脉回流血量充分排出心脏,造成静脉系统淤血和动脉系统灌注量不足而出现的综合征。
5.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一种继发的以急性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为特点的综合征。
6.肺性脑病:二氧化碳正常值的两倍以上而出现的一系列精神神经症状。
7.高血压危象:指高血压病人在短期内血压明显升高并出现头痛、躁动、心悸、多汗、恶心呕吐,面色潮红或苍白,视力模糊等征象,血压高达/mmHg。
8.心律失常: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和激动次序出现异常。
9.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性的缺血与缺氧引发的临床综合征。
10.心悸:病人自觉心跳或心慌伴随心前区不适的主管感觉,自述心跳加速或停跳感。
11.阿-斯综合征:指因心排血量骤减、中断或严重低血压而引发的1过性脑缺血缺氧。
12.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在病变的基础上产生冠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
13.上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和胆道等部位疾病引发的出血。
14.肝硬化:慢性进行性肝病引发的病理上以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假小叶构成使肝脏变形变硬。
15.白血病: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克隆性恶性疾病,其特点为造血细胞数量和质量改变。
16.早搏:(期前收缩):指异位起搏点兴奋性增高,过早发出冲动引发心脏搏动。
17.心电—机械分离:心肌完全停止收缩,心脏无搏出,心电图上有中断、宽而畸形QRS波。
18.交替脉:脉搏一强一弱交替出现而节律正常,见于高血压心脏病。是左心衰的重要征象。
19.水冲脉:脉搏骤起骤落,急促有力。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甲亢。
20.腹外疝:腹腔内脏器和组织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
21.休克:机体由于各种缘由引发的以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灌流不足和细胞代谢紊乱、功能受损为特点的病理生理综合征。
22.脑疝:部份脑组织被挤入颅内生理腔隙,压迫中枢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
23.嗜睡:病人处于病理睡眠状态,可被唤醒,醒后可保持短时间觉醒状态,但反应迟钝,一旦刺激去除又迅速入眠。
24.意识模糊:病人保持基本应对和简单精神活动,但又定向力障碍和思惟、语言不连贯的表现。
25.心源性呼吸困难:各种缘由的心脏病产生左心衰时病人自觉呼吸时空气不足。
26.谵妄:兴奋性增高的为主的意识模糊,伴随知觉障碍。
27.多发伤:同一解剖部位或脏器有两处以上损伤。
28.复合伤:指有两种以上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伤害。
29.流产:凡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千克而终止者。
30.异位妊娠:受精卵在宫腔之外着床发育。
31.妊高症:指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3大症候群。严重时可出现抽搐、头痛、视力模糊恶心呕吐。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
1.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保护、增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2.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总和。包括外环境和内环境。
3.健康:WHO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点,还要有完全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4.社会学健康观:从个体的社会性角度来反应生命活动的客观性及其本质规律,指出健康是一个人具有正常的社会角色功能,具有履行其社会角色和义务的最好活动状态,它包括个体、家庭和社区的不同层次水平,包括健康平衡和健康潜能两个重要方面。
5.护理:年美国护士学会将护理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伏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6.护理管理:应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护理工作的诸要素-人、财、物、时间、信息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指挥、调和和控制,以提高护理工作的效力和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7.护理科研:应用视察、科学实验、调查分析等方法揭露护理学的内在规律,增进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的更新。
8.个案护理:1名护士护理一名患者,即由专人负责实行个体化护理。
9.功能制护理:以工作为导向,将患者所需的护理活动,依工作性质机械地分配给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完成医嘱和履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
10.小组制护理:以小组的情势对患者进行护理。
11.制护理:由护士和辅助护士按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整体护理,其结构是以患者为中心,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期间的所有护理始终由1名护士实行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制。
12.系统化整体护理:以现代护理观为指点,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方式。
13.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本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构成的比较稳定的基本品质。
14.生活方式:是指人们长时间受一定文化、民族、经济、社会、风俗、规范,特别是家庭影响而构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
15.医疗保健服务:是医疗保健机构和专业人员为避免疾病、促进健康而应用卫生资源和医疗手段,有计划、与目的地向个人、群体和社会提供必要的服务活动进程。
16.疾病(现代疾病观):疾病是机体(包括躯体和心理)在一定的内外因素作用下而引发的一定部位的功能、代谢、形态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损伤与抗损伤的整体病理进程,是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破坏和正常状态的偏离。
17.保健:是保护人体健康之意,是指为了提高健康水平而对个人或群体采取预防、医疗和康复措施。
18.医疗卫生体系:是指以医疗、预防、保健、医疗教育和科研工作为功能,由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机构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19.医院分级管理:医院的功能和相应范围、服务地域范围和隶属关系、技术气力、管理水平及服务质量等综合水平,将其划分为1定级别的等次的标准化管理。
20.病区:是住院患者接受诊疗、护理及修养的场所,也是医护人员全面展开医疗、预防、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重要基地。
感谢大家的浏览,与及一直以来的支持,现在为了方便17年的广大护考考生顺利通关,我们创建了一个平台,欢迎广大考生加群,会有你意想不到的欣喜!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专科医院北京哪个治白癜风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