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心脏内科咨询或就诊有的时候会要求我们做好几项检查,比如心电图、心脏彩超、冠脉造影等等。也经常有朋友抱怨:
“我做了心电图,为什么还要做彩超?”
“我一会就要做造影,还有必要做彩超吗?”
本期节目就和您说一说最常见的3种心脏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冠脉造影,这3种检查都预示哪方面疾病,帮你做到心中有数。
(点击图片看大医生在线讲解)
上线大医生:王春
医院超声科副主任医师
今日探讨:带您认识心脏彩超检查
心电图
心电图是检查心脏电活动的,比如心律不齐、早搏,以及急性心肌梗死都可以靠心电图诊断。这些病都伴随着心脏电活动的改变。但是心电图的诊断依赖于发病与否。
所以有心脏不舒服,比如感到胸闷、心慌、胸痛的时候,医院找专家,而是就近立刻在发病时捕捉一份心电图,捕捉好发病时的心电图再找专家也不迟。
常见的心电图有以下3种:
一、常规心电图:
即静息心电图,是最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这种检查方式在患者症状发生时检出率比较高,如果错过发作期进行检查,可能显示为正常心电图。
主要用途:
1.判定早搏、房颤、室上速等各种心律失常;
2.了解是否有心肌缺血及缺血血管的初步定位。
缺点:在疾病不发作时可能无法捕捉到异常的心电图,出现漏诊。如有些冠心病患者,在无胸痛发作时,心电图可表现为完全正常。
二、动态心电图(又称Holter)
与普通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于24小时内可连续记录多达10万次左右的心电信号,可以说是普通心电图的“强化升级版”,提高了心律失常的检出率。
它一般可连续记录患者24—48小时内的全部心电图。
主要用途:
1.提高了心律失常的检出率;
2.提高了一过性心肌缺血的检出率;
3.对起搏器功能的评价;
4.对抗心律失常药物效果评价。
缺点:
1.操作比较繁琐,会限制日常生活的很多活动,比如洗澡等。
2.贴在身上的电极片一旦脱落,会影响监测的连续性,从而导致漏检,比如阵发性的房颤可能就查不出来;
3.电极片脱落后,医院由医生粘贴,比较麻烦。
心脏彩超
说完心电图,接下来给大家说说心脏彩超。
有些心脏病会引起心脏电活动的改变,但是有些心脏的疾病却不影响心电,而只影响心脏本身的结构。
比如心脏扩大了,心脏收缩无力了,心脏的闸门关得不严密了,这些疾病的诊断及发现都更多的依赖于心脏超声的检查,这种病变一般不随症状的缓解而缓解,所以可以随时检查。
心脏彩超,就相当于彩超医师的“透视眼”,不需要开胸,就可以看到心脏的大小、内部结构、运动情况等。除了探头压迫可能会有疼痛或不适感外,对患者没有任何创伤。
主要用途:
1.用于对各种先心病、心脏瓣膜病的诊断;
2.用于各种心肌病、心包疾病的诊断;
3.对心功能的评估。
缺点:
1.部分严重肺气肿、胸廓畸形等患者可影响图像质量;
2.主观性强,特别是对先心病医院心内科心超医生检查。
需要注意:在检查近期不要剧烈运动,避免感冒。
冠脉造影
冠状动脉是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当这个血管或者它的分支出现病变,我们就会患上冠心病(心肌缺血)。在轻病变的时候,会没有症状,或者出现心绞痛。在严重病变的时候会有形成心肌梗死的风险。
虽然心电图能间接反映心脏缺血时候的病变,但仍存在一定的误差或漏诊。所以对于有冠心病的患者,都应该做一下这个检查,以了解病变程度。这项检查费用相对高一些。
主要用途:1.用于确诊冠心病;2.冠脉支架术后复查。
缺点:
1.有创伤性,有一定并发症的风险;
2.无法对斑块性质进一步准确评估(哪些是易损斑块)。
专家提醒,心脏疾病无小事,如果出现心脏方面的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检查,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大医生介绍
王春医院超声科副主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心内科硕士研究生毕业。中国医师协会福建超声医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福建超声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福建超声分会青委会秘书,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和省级研究课题,在国家级医学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从事心脏超声工作近二十年,擅长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以及各种后天获得性心肌病的超声诊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